|
楼主 |
发表于 2016-9-9 22:34:29
|
查看全部
北京落地药价谈判成果 先期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
7月5日,北京市卫计委正式发文称,在2016-2017年的采购周期内,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对三种国家谈判药品按照谈判价格结果在北京市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直接采购。
记者了解到自7月1日起,北京各涉农区将谈判药品纳入各区新农合补偿范围。在报销管理方面,在有条件的区级二级及以上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均可使用。其中,埃克替尼、吉非替尼在北京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使用,替诺福韦酯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使用,各医疗机构应由副主任以上医师开具处方或医嘱。由此,北京市成为全国范围内首批落实药品价格谈判成果的直辖市。
这意味着患者可以以低于以前一半的价格购买这三种药品,同时,受益于北京新农合政策的跟进衔接,患者的治疗药费负担将更低,惠及北京13个涉农区的223.8万新农合参保人 。
目前,这三种谈判药品在北京市先期纳入了新农合补偿范围,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和城镇职工医保合规费用报销政策由有关部门另行制定。期待随着政策的实施和进一步推进,能让这些已经降价的药品覆盖更广的医保人群,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到国家药品价格谈判及医保政策衔接的“红利”,用上这种先进的治疗手段。这势必也是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的最终目标。
专利药大幅降价,如何落实是关键
尽管通知要求,各地6月底前挂网采购,并和医保相衔接,尽快让患者受益。但截至目前,全国仍有近三分之一省份未将降价药品与医保对接。
参差不齐的全国“对接”状况下,出现了同一种疾病用药,悬殊的价格对比。公开信息显示,最近,河南的乙肝患者听到安徽省药价降低,就买火车票到合肥购药,来回将近300元的路费,则由其乙肝病友们分摊。某省卫计委药政处的一名工作人员也曾透露,湖北有一位患者甚至坐飞机去最早开始降价的云南买药,因为“即便算上飞机票还是便宜”。
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认为,这项政策对患者来说是一个福音,但从实际情况看,好多省份的药品价格谈判结果落实遭遇了阻碍。
首先,专利药大幅降价,如何落实才是关键。因为,卫生部门单方面和药企协商没用,群众关心的是医保给不给报销。如果医保能够报销,病人肯定愿意花钱买药,否则无论是原来的一万一盒,还是新政策下的五千一盒,病人都不肯自己掏腰包去买。该专家认为,政策执行的关键在于和医保的衔接,对老百姓而言,政策落到实处、拿到医保范围内能够报销的便宜药品才是真实惠。医保没有落地,与新政相关的许多工作都面临瓶颈。
另外,国家谈判结果公布后,医保方面要快速跟进,将降价药品纳入医院的采购目录,同时,要加强对医院、医生用医保报销药的宣传和监管。企业药品降价,降价药品也顺利纳入医保,但关键还得医生根据病人情况给病人开医保报销药品。加强对医院的监管,防止医生乱开药,这样才能让患者看得起病、用得起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