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9|回复: 11

古城开封雨中游

发表于 2016-9-10 09:48: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龙亭风景区坐落在古城开封的西北边,占地面积83.13公顷,园内古建筑巍峨,御道两旁湖波浩淼,是中外旅游者慕名而来的理想景区。历史上曾有七个朝代在开封建都,有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中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国。特别是北宋王朝,定都开封长达168年。当年的皇宫所再地就是如今龙亭一带。金朝末年,龙亭一带成为皇宫禁苑,到了明代,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在此建周王府,后因黄河泛滥,渐成废止。清雍正十二年,河南总督王士俊令人在周王府废弃的煤山上建了一座“万寿宫”,内设皇帝牌位,文武官员定期到此朝贺遥拜。封建朝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因此这个地方就成为“龙亭”了。解放后,这里被辟为公园,成为人们休息的场所。
今天的龙亭仍然保持着清代“万寿宫”的建筑风格,在南北500米长的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午门、玉带桥、嵩呼、朝门和龙亭大殿,既有北方建筑的宏伟气魄,又兼有南方建筑秀丽的建筑风格。午门是龙亭景区的大门,作北朝南,雄伟壮观,仿佛引导我们进入了历史。
进入龙亭大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条宽阔的大道,大道两旁是浩瀚的湖泊,令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路的前端那做拱起的石桥叫玉带桥。玉带桥是用汉白玉和青石雕砌而成,长40米,宽18米,高17米。下有五个涵洞,把潘、杨两湖连成一体,湖水相通,可使游船穿行。这座桥是开封最高的五孔石拱桥。玉带桥两侧的龙亭湖被大道一分为二,分别是潘家湖与杨家湖。关于这两个湖,还有个民间流传的故事。“杨湖清,潘湖浑,奸臣忠臣清浑分”。说得是北宋一门英烈的杨家将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但皇帝却善恶不分。杨业被害后,余老太君上金殿告御状,但皇帝却包庇奸臣,只免去潘世美的三个虚职,余老太君一怒之下,带领全家罢官归隐。杨家搬走后,天降大雨,将潘、杨两府淹成了一片汪洋,当时潘家位于湖东,杨家位于湖西,大雨过后,东胡湖水浑浊恶臭,西湖湖水却清澈如镜,老百姓就认为这是潘杨两家对国忠奸的写照。其实并不是这个原因。原来过去东岸住户多,又有许多作坊,因排放污水,东边的污水就变的很浑浊,而西边的湖,因当时住家很少。污染也就很少,水质就很好。现在经过治理,两湖都变清了。不过这也告诉我们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看到的路边的这块石碑,上面写着大庆殿遗址,大庆殿是北宋时期的皇宫。大家都知道开封是"城摞城,脚下埋着几座城",在地下的5米深处,是明代的周王府,8-10米处就是著名的北宋东京城,也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大庆殿遗址,12米深处是唐代的汴州城。
我们继续往前走,现在看到的那个小巧玲珑的建筑就是嵩呼。嵩是中岳嵩山的嵩,山高为嵩,所以它又叫山呼和高呼,而山和三相似,所以它又叫三呼。嵩呼这个名字的由来和西汉的第六个皇帝刘彻有关。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来到河南视察民情,看到当地久旱无雨,民不聊生,就到中岳嵩山为民祈雨,当他进入山中进行了一阵膜拜后,山上真的风云大作,云雾缭绕,山下的群臣一看此情此景,便都跪拜在山脚下高呼"万岁,万岁",因为汉武帝刘彻他在深山中,回声四起,听到的就是万岁,万岁,万万岁,自此之后,这也成为参拜帝王的最高礼节了。
别看嵩呼小巧玲珑,但它采用的建筑格局却是等级最高的庑殿顶的形式。你们可以看一下,在正脊的两端有两个小动物,他们叫吻兽,是龙王的第九个儿子。据说,他非常喜欢眺望,经常在屋檐上跳来跳去,为了防止它擅离职守,逃归东海,于是就在它的龙头上插了一把利剑,死死地将它镇于屋脊之上,保卫着整个宫殿的安全。四面的埀脊上分别由五个小动物,它们是狮,吼,马,羊,鱼。代表着吉祥的意思。
我们继续往前走,大家可以看到着一路之隔是两弹清澈可鉴的湖水,东边的是潘家胡,西边的是杨家湖。关于他们,民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曾经在这一路之隔的住的是朝中两位重臣的府邸,由于潘美妒贤嫉能,害怕杨业功高望重,地位超过自己,就在一次抗辽作战中陷害杨业使其战死沙场。佘老太君,也就是杨业的妻子,在告状无果的情况下,带着一家老小回河东老家去了。恰恰就在此时,天上下了三天三夜的暴雨,将这一路之隔的两座府邸淹成了两片湖泊。因此在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宁在杨家湖洗澡,不在潘家胡洗脚。这也应验了中国的一句老话:恶有恶报,善有善终。
我们现在往前走,看到前面开着的那个大门,就是朝门。朝门,顾名思义,就是朝拜之门。在午门到朝门这条驰道上,有"文官落轿,武将下马"之说。在古代,等级制度非常僧严,就连走路也要分个主次。正中间那个门就是供皇帝出入的,就连皇后也只有在她生日那天出如此门。在大门的两旁还有两个小门,现在没有打开,那是供皇亲国戚和朝中的重臣出入的,再往外看,还有两个小门,它们叫掖门,是供内监和守卫将士出入的。
朝门的两边是一些历代国家人来龙亭的参观留影。东边是52年到95年之间的,西边的是95年04年之间的,各位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
大家看一下朝门的下面有四个六边形的棱柱,这就是门当,下面有一对一对的石块,这叫户对。这也是古代等级制度的一种划分。后来媒婆以此联姻,也就是现在的 “门当户对”。
过了朝门,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两个沙盘,一个是北宋东京城沙盘,一个是北宋皇宫沙盘。
我们先来看一下北宋东京城沙盘。它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皇宫、里城和外城。这也是开封城套城的格局。大家可以看一下最中间的那个就是皇宫,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大家从这个沙盘上是不是可以看出,开封地势平坦,缺乏长安的"关中之险"和洛阳的"山河之固"。可开封又为什么会成为历代的兵家必争之地呢?这是因为开封河流水系发达,有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还有围绕整个开封的护龙河。大家往这边看,可以看到有两个最高的建筑物,一个是繁PO塔,一个是天下第一塔,铁塔。铁塔是八角十三层琉璃砖塔,不是用铁做的。这边的这个繁塔,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他的原形了,因为它只剩下了三层。繁塔原高九层,因为朱元璋铲王气铲了六层,后人又在剩下的三层上修建了塔尖,也就是今天的这个样子了。大家都知道北宋时期有一幅著名的画《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绘画的就是这个小角落,汴河,虹桥,上善门就在这里。大家不难想象,这在当时仅算一个郊区的地方都如此繁华,更不用说北宋东京城内的景象了。
大家再看一下这边的北宋皇宫沙盘,它分为两部分:前朝后寝。东华门和西华门之间有一条横街隔开。前面就是办公的地方。正中间的就是皇宫——大庆殿了,被埋在脚下8——10深处。东边是文官办公的地方,西边是武将办公的地方。大家可以看一下它后面的那一部分分为三大块,这就是三宫的意思,正中间的那一大块又分为六个小块,这是六院的意思,也是皇后所管辖的范围。大家还可以发现北宋时期的皇宫屋顶都是墨绿色的,而现在都是金黄覆顶,这就和北宋时期信仰的宗教有关。北宋时期信仰的是道教,道教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都用墨绿色的。
好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堵墙就是照壁,又叫萧墙,祸起萧墙一词就源于此。这个照壁的独特之处就是正中间的圆拱形大门,据说是赵匡胤不走弯路,直走直道,所以就在萧墙上为他建了一个圆拱形的大门。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块石头叫龙墩,传说,赵匡胤当上皇帝后,感觉坐着龙椅不舒服,就命人从泰山运来了这块石头精雕细刻而成。也取意“稳坐泰山”之意。在古代,它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叫“试官石”,清官坐上去会四平八稳,昏官坐上去会摇摇欲坠。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龙亭大殿了。它分为东西两侧台阶。正中间的是蟠龙御道图。东边是文官道,西边是武官道,大街可以看一下,文官道比武官道高一点,这是因为北宋时期重文轻武。登大殿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文管道上,武将道下。大殿高36丈,共有72级台阶,寓意为36天罡星和72地煞星。它是取天上的108颗星座,代表吉祥的意思。整个大殿是进深五间,面阔九间,象征帝王的九五之尊。如果你能一口气登上大殿,定会青云直上,步步高升,吉祥如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0 09:49:06 | 查看全部
登上大殿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开封的整个情景。正中间的这条路:中山路——宋都御街——午门——嵩呼——朝门,这是一条千年不变的中轴线,它是以子午线为中轴线的。在这里,还可以看到清明上河园,天波杨府和中国翰园。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组蜡像馆,这组蜡像是按照真人1:1制成的,特别是眼睛,头发,皮肤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是一幅宋朝开基图,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开国大典。正中间那个穿红袍的就是赵匡胤。东边是四位文官,西边是四位武将。我们重点看一下他们的面部表情,第一个文官就是“半部论语说天下”的赵普,陈桥兵变中的军权调整就是他设计的;第二个和第三个是范志和王溥,他们是后周的宰相,正在低头沉思,因为他们觉得愧对已故的君主。第四位是陶谷,他正在哈哈大笑,他就是一位墙头草,随风倒,谁当皇帝都无所谓,只要给他管做就可以了。右边的四位是和赵匡胤出生入死的拜把子兄弟,分别是: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琦。尤其是第三位在大吃大喝,无所顾忌。我们看到是一片歌舞升平的局面,然而没过多久,就发生了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杯酒释兵权。因为赵匡胤是黄袍加身当上皇帝的,他害怕朝中的重臣步他的后尘,就在一次酒宴上巧妙地夺回了军权,并赐给他们良田,美女,让他们颐养天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0 09:49:13 | 查看全部
           接下来我们往后走,可以看到那边巍巍铁塔。大家还可以看到大殿的四角有四个可爱的小动物,它们叫谛听,是龙王的第七个儿子,耳朵非常灵敏,传说赵匡胤当上皇帝后,非常多疑,每次上朝,看到朝中臣子在下面窃窃私语,他就以为在说他的坏话,于是就请了四只谛听在这里,也就是现在的窃听器吧。谛听也是地藏菩萨的坐骑,地藏菩萨非常喜欢它,经常派它到民间体察饥苦,于是民间流传着一个谚语:摸摸谛听头。吃喝不用愁;摸摸谛听背,长命又百岁,摸摸谛听腿,金银财宝往家跑;如果您从头摸到尾,一生荣华有富贵。大家摸的时候最好用左手摸,右手是持刀的,左手为净。
大殿的后面就是皇帝的御花园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片柏树林。大家可以看到中间有一座碑亭。这就是叙五岳真形碑。碑顶刻着二龙戏珠图,碑身写着:天子万年。中间画着五岳真形图。这是道教的一种符号,具有驱妖辟邪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这块石头就是宋宫遗石了。顾名思义,这就是宋朝遗留下来的石头,是在皇帝御花园的同春园里8——12处挖出来的。总共挖出了三块,大殿的东边有一块,这儿有一块,还有一块在大相国寺。宋宫遗石又叫送子石。据传,北宋时期的第八位皇帝宋徽宗是一位风流才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是有一件事很不孝,就是他到了三十多还没有一个儿子。于是就请了看风水的道士,看风水的道士说你只要把东北方向垫高就会多子多孙,于是他就命人从苏杭运来了大量的太湖石。由于运送石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在当时还引起了著名的“方腊起义”。


选择网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0 09:51:49 | 查看全部
古城开封雨中游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0 09:51:58 | 查看全部
古城开封雨中游
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0 09:52:09 | 查看全部
古城开封雨中游
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0 09:52:17 | 查看全部
古城开封雨中游
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0 09:52:25 | 查看全部
古城开封雨中游
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0 09:52:33 | 查看全部
古城开封雨中游
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0 09:52:41 | 查看全部
古城开封雨中游
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