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0月5日由长江支流兴山县峡口上岸,乘车约3小时来到神农架。
神农架东西连巴蜀,南北分汉江,神农顶海拔3105.4米,誉为“华中屋脊”。这里群山巍峨,森林苍茫,石林诡秘多姿,风光四时各异。保存有我国南方最完整的上前寒武系神农架群地层剖面。是我国南北东西珍惜物种交汇地,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26种、动物73种,尤以“国宝金丝猴”最为著名。亦有“华中天然动物园、东方物种基因库”之称。神农架地处北纬31°“神秘地带”,野人之谜、白化动物更为其平添了几分奇幻色彩。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传说神农在此采药时,常常以架攀登绝壁,所以有神农架之称。
成联一幅:
神农攀架寻仙药
俗子游山唤野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金猴溪原始森林。
成联一幅:
参天古树原生态
幽境清溪现代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金蛇戏玉兔。
成联一幅:
金蛇无欲登天 成仙岭上
玉兔思凡下界 做客人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成联一幅:
红黄两片吟秋韵
绿紫千层盼雨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板壁岩。
板壁岩景区,拥有雄奇的石林景观和秀美的亚高山自然风光。步道幽径两旁竹林苍翠,杜鹃摇红,草甸如绒,峭似板壁的嵯峨怪石千姿百态。此处因多次发现疑似野人毛发、踪迹而备受关注。寻踪石林,能感知神农架的神奇和神秘。
左上图:飞来石。右上图:美女照镜。左下图:雏凤待哺。右下图:孔雀石。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板壁岩景区实际是从地球的造山运动开始,不断地从海底上升到现在的海拔高度2800米,因此,板壁岩现在的千姿百态是海水侵蚀的结果,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成联一幅:
板壁奇观 千姿百态云中路
神农惊叹 四面八方海底石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上图:神农谷。
神农谷地处神农架南北气流过往通道,气象瞬息万变。谷口下临深涧,石林丛生,如柱似笋,鬼斧神工,叹为观止。燕山运动后,随着神农架地势的不断抬升,断层的软弱部位不断深切,形成了深达千米的峡谷,经过千万年的风化溶蚀,终于演变为如今的壮美奇观。
一年当中,这里仅有80个左右的晴天,我们的运气不错,看到了山谷下面的石笋,而绝大多数旅游者只好扫兴而归。
下图:板壁岩景区山顶全貌
成联一幅:
奇云叠翠神农谷
幽径寻踪板壁岩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神农架的回程路途中,又来到昭君故里参观。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晋时,为避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君”。西汉晚期生于南郡兴山县(今湖北省秭归县)。因聪慧丽质,汉元帝时入宫为“待诏”。
西汉晚期,汉王朝和匈奴停息了长期的战乱,恢复了“和亲”关系。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西汉王朝答应匈奴呼韩邪单于的要求,同意王昭君出塞和亲。从此出现了汉匈和好、民族和睦相处的局面,受到历代人民的称赞。
王昭君自愿出塞,远嫁异族,表现了一个弱女子不顾边塞荒凉,不畏北地风寒和毡帐之苦的非凡胆识和勇气。关于昭君出塞,《后汉书·南匈奴传》有一段生动的记载,王昭君“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呼韩邪单于为能得到这样一位美丽的妻子,十分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
历代文人墨客对昭君出塞多有评说,说是最贴切的是唐代诗人张仲素:“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知。剑戟归田里,牛羊绕塞多。”
王昭君---民族团结友好的使者,自古以来就活在人民心中,为各族人民所崇敬和传颂。
成联一幅:
和平使者,和亲永铸千秋志
友好睦邻,友谊长存万代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采撷对联:
墨池香霭花间露
茗鼎烟浮竹外云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采撷这些联句与朋友们共赏,其中却有好句。如:
绿水无弦万古琴
青山不墨千秋画
清气若兰,虚怀当竹
乐情在水,静趣同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采撷这些联句与朋友们共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这张照片是10月3日晚拍摄的。当天下午从西陵峡口登上游船,逆水而上。近二小时抵达三峡大坝,约四小时通过五级船闸。游船上升到库区后,正值中秋之夜,见皓月当空,三峡坝上灯光璀璨与月光、水光交相辉映,当尽览婵娟,享受天涯共此时之美妙。
成联一幅:
西陵明月悬江坝
秋水高峡过客船
10月6日早,从三斗坪出发,乘车重返三峡大坝参观。经两道严密安检,终于登上坛子岭。这是大坝和库区旁的一座小山,是暸望坝区全景的理想观景台。遗憾当天江面被浓雾遮掩,没有看到大坝真面目,加之参观的人流太多,也没能拍出几张像样的景观照片.
成联一幅:
雾锁江峡,大坝难识真面目
风流人物,神州再历好山川
略带遗憾,至此,行程全部结束,与友相约,只要时间允许,来年一起再游历名山大川。
下午乘船返回宜昌,然后乘6号晚火车回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