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21|回复: 7

奇 石 情 缘

发表于 2010-1-23 21:53: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奇 石 情 缘
                                              /彭娇妍


    奇石,这一来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杰作,集形、色、声、韵于一身。在方寸之间,体现了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唐代白居易《太湖石记》、《闲情偶记》等许多著作都对赏石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赏石作为自然景观的缩影也被提升到了蕴涵人生哲理的境界,成为人们寄情山水的对象。著名文学家苏轼也曾赋诗“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试观烟云三峰外,都在灵仙一掌间”以表达对袖中藏石的珍爱。

                                         “邂逅”奇石

     面容黑瘦,为人豪爽的田永原本对养鱼情有独钟。银龙、红剑、七彩神仙、燕鱼……不大的客厅和阳台上满是他心爱的鱼缸和各色的鱼。
    在养鱼的过程中,头脑灵活的田永发现,自己从小生长的炼厂及周边这块土地,没有一个卖观赏鱼的商家,而物质和精神相对馈乏的当时,人们的业余爱好更是少之又少。于是,他就独自己一人从邻市荆州观赏鱼市场购回不同品种的鱼在炼厂生活区摆上了小摊。而养鱼、卖鱼,鱼缸里好看的水草和形态各异的石头,才能更加衬托鱼儿的优雅。
    1999年,一次在河畔寻找石头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位手拿一块好看的石头,在用放大镜在仔细看石头的人。凭着强烈的好奇心,田永就上前去打听。这人告诉他:“石头是可以买钱的。而且,一块上好的石头,少则数十、几百元,多则价值连城。而且,数量众的奇石爱好者们中间,有普通百姓,也有历代名家均深醉其中,奇石文化可谓远源流长。”
    听了这一番讲解,田永的心有了些蒙动。注意也也开始集中到了石头上。养鱼的喜好,渐渐退出了他的视线。他开始把自己所养已达半米长的银龙、成群的七彩神仙一一送了人。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块奇异石头。
    同时,他也把工作之余的大量时间投入到他寻找石头上。觅石、买石、赏石、卖石的“石路”也从荆门,扩展到了荆门等周边城市;再不久,又扩展到了云南、内蒙、西藏,奇石之路越走越远。
     为了淘得更多的好石,田永把每次淘到的好石以适合的价钱及时出售给喜欢的石友,再将卖石所得的现金再重新购买自己更满意的新石。通过“以石易石”,他收藏的石头数量越积越多。

                                                 亮相石博会

    跑展,是奇石爱好者和奇石商家们通过在全国各地举办奇石展览,并借助奇石展览这个平台,达到切磋石艺、交流心得,同时进行奇石交易的目的。
    由于对奇石的深切喜爱,田永平均一年要跑五至六个展览。自己的年休假、周未双休假,均被他匀作了参加各类奇石展览用。如遇加班、紧急任务等情况实在没有办法前往,田永就把“石头”通过物流公司,或者委托其他石友帮助去参展。
    2009年6月,通过中国观赏石协会得知消息,“2009中国昆明东盟赏石材博览会暨珠宝文化节”,将于2009年7月6日至19日在美丽的云南省昆明市举行。
    此次展览是由云南省观赏石协会、云南省珠宝协会、瑞丽市人民政府等14家单位共同主办,有来自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山东、湖北、北京等20多个省市,及以缅甸、越南、阿富汗、斯里兰卡、老挝、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近300个商家参展。其中,参加精品邀请展的展品超过了2000件,受邀参加中国名玉珍藏精品展有新疆和田玉、河南独山玉等,还包括稀世的翡翠、珍贵的田黄、新发现的黄龙玉等珍品100多件。无论是展出规模,还是参展藏品,都可谓盛况空前。为了寻觅到更多的好石,开阔自己的眼界,得知情况后,田永决定亲自前往。
    在向单位办理好相关请假手续后,7月3日,田永把在家中事先精心挑选的数块几案石、标准石和小品石,小心装盒、打包后,统一交给了物流公司发往展出地。与此同时,他自己则从荆门搭乘大巴到武汉,再从武汉天河机场直飞目的地。
    到达云南的第二天,田永便在5万平方米的销售大厅摆开了自己心爱的藏石。他的3m*3m的展台在销售大厅观赏石片区的B馆。人头攒动的销售大厅的上空,飘扬着轻快、动人的“步步高”乐曲。美好旋律的倍伴下,田永的三面展板和一方展台上品相和风格上好的戈壁石、长江石、黄河石、玛瑙石、还有安微的灵壁石,如一幅幅被浓缩的秀美山水,不时的吸引着人头攒动的参观者。
    在为期10天的展鉴中,田永一共售出了十块石头,赚得毛利3万多元。其间,一块高30公分左右的广西大化水冲石,被一位年近六旬的奇石爱好者以6000元的高价买走。这一次展览,也是田永一年中至少要跑5至6个展览的第3次“跑展”。

                                            谙读“石文化”

     美术大师游国权在一处展馆的序言里曾写道:石头犹如普罗米修斯手上的灵火,会点亮人们心中文化的星星、月亮和太阳。
    随着参展次数的增多,赏石、鉴石的水平逐渐提高,加之众石友的口口相传,田永在当地奇石圈也有了小小的名气。拿着石头来找他鉴赏、或者请他上门作鉴定的络绎不绝。
    望着石友们对奇石好奇而渴求的目光,一个开办奇石阵列馆,向油城人们展示奇石这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给爱好奇石的众人提供了一好较好的交流场所的大胆想法又在田永心里蒙生。
    他拿出了自己多年积攒下的少许工资和卖石所得薄利,找到邻市襄凡专门加工阵列奇石底座的加工厂,又购买来给奇石造型、抛光的专用设备,并在炼厂公园的大门旁租用了两个房间……年,一个名为“石友之家”的奇石陈列馆在荆门石化落成了。陈列馆里陈列着,他十几年来精心收藏的3000多颗案石、几石、玩石、小品石等不同石种。
    筹建之初,为了增加陈列馆的文化内涵,田永想到了在2006年国庆期间,在深圳宝安区的一次办展,结识的文化名家贾平凹。在此次展会上,时任《宝藏》(原《石道》)杂志特邀撰稿人贾平凹和该杂志专业策划张卫等一行4人,曾在田永的展台前驻足良久,并对他的奇石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此时,田永便想到了请这位和蔼的文化老人给小馆书写扁额。于是,他通过贾平凹先生的湖南籍经纪人郭佳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但,终因贾老身体欠佳,加之田永个人专业素养和陈列馆的建设水准还需进一步发展壮大等诸因素,未能如愿。
   虽然,事与愿违。但,田永却从贾老处深深体会到了,加强文化休养对藏石的重要性。因此,也更加增加了他玩石、养石的热情和决心。
    为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他就通仔细阅读《宝藏》、《赏石》、《石韵》等专业刊物,及时与藏石名家、资深人士请教专业知识、访问各类奇石专业网站,来增加自己的鉴赏水平和个人素养。在刻苦的努力和学习下,2006年,田永顺利加入了中国观赏石协会,成为了中国奇石玩家队伍中的一员。先后捧回了“06年深圳陈村雅石展”铜奖、 ‘07年中国第八届艺术节“奇石展”’银奖等十余项大奖。
    “石因业而聚,业依石而兴”。如今,在搞好本职工作的他,把这一爱好作为了自己终身事业。在对奇石专业技术和文化知识的不断学习、探索过程中,使得荆门石化油城南面的一隅,一些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奇石,如隐隐闪耀的惠光一般,具有灵气的石化油城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同时,也不断吸引着油城和周边路人和业内人业的眼光,并频繁地流连往返于此。相信,田永的玩石、赏石之路,将会越走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21:54:20 | 查看全部
图为:田永在与荆门石化石友交流“石经”。
IMG_170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21:54:56 | 查看全部
图为:业余时间自学石艺知识。
IMG_167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21:55:37 | 查看全部
图为:田永的部分藏石。(一)
IMG_168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21:55:53 | 查看全部
图为:田永的部分藏石。(二)
IMG_169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21:56:12 | 查看全部
图为:田永的部分藏石。(三)
IMG_169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21:56:29 | 查看全部
图为:田永的部分藏石。(四)
IMG_167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21:56:50 | 查看全部
图为:田永的部分藏石。(五)
IMG_168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