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80|回复: 1

观众审美疲劳,春晚老脸的确该歇菜了!

发表于 2010-1-24 10:52: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有媒体报道,网友评“春晚不想看的10张脸”赵本山姜昆等人入选。当下,春晚的节目审查正在红红火火地进行着,媒体们都在猜测谁在最后能上虎年春晚。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偏偏有网友反其道而行之,在网上评选出“观众再也不想看到的十张脸”,赵本山、郭达、巩汉林、蔡明、小沈阳、冯巩、潘长江、姜昆、黄宏、郭冬临入选,全部都是大腕级人物,其中赵本山以“五星”在评选中夺魁。看来,观众对春晚老面孔真得感到审美疲劳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雷同”。实际情况的确如此,自1983年开始,春晚已经举办27届,老面孔长期统治春晚舞台,观众早就产生了审美疲劳,当下似乎到了难以容忍的地步。

  就拿小品王赵本山来说,自1990年出演小品《相亲》以来,除1994年缺席外,已经20次驰骋春晚舞台。他浑身到下都是戏,一举手、一投足、一眨眼、一声咳嗽、一个“鬼脸”就能让人乐半天。其小品匠心独运,堪称美味佳肴,让观众大饱了眼福、耳福、“口福”。每次评奖,他都摘金夺银,独占鳌头,让人刮目相看。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确实“太有才了!” 俗话说:“美味不可多餐。”他的小品虽如山珍海味,但让观众连着吃,反而感觉不如粗茶淡饭。这就是观众为什么会对春晚老脸产生审美疲劳的道理。

  再拿郭达老说,从1987年第一次上春晚,到2009年也上了将近20次了。从《卖大米》到《追星族》,郭达的表演几乎如出一辙,风格依旧,难脱旧貌,只会跺脚、拍脑门、转圈圈。他能让观众记住的也就是早年的《卖大米》。在文化匮乏的年代,大家笑点都比较低。现在今非昔比,故伎重演已经不灵了,更何况拍脑门乎?

  再说,小沈阳,他本来是个新手,观众为啥也不想看到他?因为他尽管是新手,但表现手法雷同,都是娘娘腔、男扮女装那一套,矫揉造作,拖腔拉调,给人肉麻的感觉。2009春晚,他一夜成名,之后他走遍全国各地,都是雷同的表演、一样的台词、跑偏的穿着、一样的扭捏,就靠这一套功夫,小沈阳红遍了2009年,已经挣得盆满钵满,但是却让不少观众觉得 “腻味”。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喜爱新生事物是人的天性。蔬菜喜欢新鲜的,果子喜欢新摘的,衣服喜爱新做的,房子喜爱新盖的,节目喜爱新颖 的,演员喜欢新面孔的,故事喜爱有新意的,这几乎是所有人的选择。同一种事物,新与旧相比,人们更喜欢新。而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出乎预料,追求新,创造新,歌颂新,推陈出新,出奇制胜。

  老子《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主要意思是,了解别人是智慧,知道自己是高明,合起来就是明智。既然观众早已审美疲劳,人贵有自知之明,春晚老脸的确该歇菜了。也许有人感到这是一种缺憾,但缺憾往往也是一种美,令人回味的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5 17:27:51 | 查看全部
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