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广东肇庆石油分公司 王海燕
记得第一次带女儿去打疫苗,她才一个月大。当护士把针头从她的小胳膊上抽出来的那一刻,她还在睡梦中,完全不知道痛。那时我打趣道:“如果以后每次打针就能像现在这么乖就好了!”
我再次带女儿去打疫苗的时候,她刚过完两岁生日。一进疫苗站,看到其他小朋友哭得稀里哗啦,还没轮到她打针就开始大哭不止了:两只嘴角朝下弯,不断的抖动着嘴唇;眼眶里的泪水哗哗往下流,不断重复着那几个简单的字,语气里的拒绝却坚决而笃定:“我不要……我不要……”
那样子,可怜极了。
我想大概是因为她太恐惧了,于是我不断地安抚她,但她仍然哭闹不止,并且拉着我的手使劲往外拽,希望能快点回家。无奈之下,我对她说:“打针不痛的,一下子就过去了!”女儿半信半疑地看着我,但是眼睛的泪水还没止住。
我看自己这“善意的谎言”似乎起到作用了,于是继续强调:“真的一丁点都不痛的,‘嗖’的一下子就啥也没有了!”说着,我还用手比划了一下。可能是我的动作比较滑稽,女儿竟然哈哈地笑起来了。那时,我暗暗佩服自己的婴幼儿“安抚能力”,同时又不得不感叹,“善意的谎言”有着神奇的力量。
然而,当轮到女儿开始打针时,她依然有些紧张,于是我继续不断地对她说“不疼”之类的话。当护士的针头扎进她皮肤的那一刻,她开始大声哭起来,而且我能明显地感觉到她内心的彷徨和挣扎远远大过身体的疼痛……打完疫苗之后,她仍然在不停地哭,而且眼睛一直不肯看我,还执意要把我推开,不允许我再碰她。
我这才发现,她认为我欺骗她了!而且,对一个两岁的孩子来说,被自己最信任和依赖的人所欺骗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但是作为妈妈的我,之前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一直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的“谎言”是善意的,是对她的爱和包容。
……
在带女儿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如今,善意的谎言的确很多。比如对身患重病的亲人隐瞒病情;对家人隐瞒自己的低收入;已经移情别恋却对恋人说着山盟海誓……这些,看起来都是善意的,目的都是为了避免别人的担心、减少对他人的伤害。然而事实上,那个被隐瞒了病情的亲人可能会因此耽误了治疗;那些对家庭收入不了解的成员可能会继续大手大脚地花钱,缺少家庭的责任感;那个依然听着“山盟海誓”的恋人一旦发现真实情况,将会承受着更大的伤害和更多的折磨……
我一直比较喜欢《追风筝的人》里的那一句经典语录:“被真相伤害总比被谎言欺骗的好。”有些谎言的产生的确是源于自己心底的善意,却未必能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归根结底,还是自己没能完全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或者对整个事情的了解程度依然欠缺。既然如此,那就面对现实,讲真话、讲实话,比我们绞尽脑汁去编织的那些捉襟见肘的谎言要实用得多。没有什么比真实更可贵、更值得信任。
如果下次带女儿去打疫苗,我一定会告诉她:“打针的确会有一点痛,但是我们都能够承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