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山西晋中石油介休公司 李晓宇
马上就要开学了,在要带的物品清单里,儿子加了两本书,说是准备在火车上看。闻言我颇感欣慰,欣慰儿子有了读书的心境。
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儿子能够在行进的路上与书相伴,在嘈杂的环境中选择捧书在手,宁心静气品味文字,至少,他懂得了在书中寻找宁静。
之前,书一直都未能走近儿子的生活,而这样的结果,作为母亲的我是颇感忧虑的。母爱使然,我总是希望儿子能从书中更好地认识世界,从书中获取他阅历之外的更丰富的东西,利用书的厚重来充实装备自己,提高他的视野和高度,以便将来能够有能力选择有意义的工作和自己喜欢的生存方式,做更好的自己。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通过多读书,才会拥有独力思考的能力。当文字如水入细沙,渗入我们的身心,蔓延到我们的每根神精,读书的过程也就完成了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进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质量。
读书之初,我们大多是带着初心,凭借兴趣喜好涉足书海。书读多了难免会有这样的感受,对读过的书不一定都能铭刻于心,有时甚至感觉不到文字留下的痕迹,于是不免会怀疑:“我读过的这么多书都去哪儿了?”
美好的文字能够触动人心。当我们如海绵吸水般收纳着文字时,潜移默化中,我们已于文字的复杂性、多面性中学会了理性与独立性,在文字的触动中培植起了思考的能力与人文素养。随着时间的沉淀,不间断地吸收着的各种知识营养已由内而外自然散发出来,所读过的书籍已经深藏于你的气质里,并提高着我们在各个领域的专业水准。
如此日积月累的熏陶结果,读书便逐渐演变成为了生活中一种心甘情愿的自然行为,既然心甘情愿了,人生自是快乐的!
所以,即使最初是有目的地让儿子接近书箱,一路走来,结果却是,书逐渐培埴了我们后天的优雅与内涵,做一个有味道的人,读书之乐如此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