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张家界当地网媒体刊发报道,称张家界南天一柱(即乾坤柱)更名为:《阿凡达》哈利路亚山,并引用袁家界景区管委会主任宋志光的话,解释此举顺应了景区原住居民和广大游客的心声,绝对不是“崇洋媚外”。( 2010年01月25日 湖南在线 )
还说不是“崇洋媚外”,我看是典型的“崇洋媚外”。“南天一柱”又名乾坤柱。本来很有韵味,很有中国特色的名字,即使不知道其中内涵,咋一听,也有点神话味道,感觉很神秘。南天一柱,威武雄壮,顶天立地。让人联想到南天的支柱,乾坤支柱,能把南天支撑起来,好气派,好威武。然而,就是这个让人浮想联翩,给人力量的张家界的景点突然被一个洋名字“哈利路亚山”取代,听起来还很咬嘴,很拗口。一个《阿凡达》,一个被《孔子》打跑了的《阿凡达》,居然有如此魔力,让国人轻而易举就把祖辈留下的好名字改成了洋名字。
“南天一柱”为湖南张家界“三千奇峰”中的一座,位于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袁家界景区南端,海拔高度1074米,垂直高度约150米。顶部植被郁郁葱葱,峰体造型奇特,垂直节理切割明显,仿若刀劈斧削般巍巍屹立于张家界,有顶天立地之势,故又名乾坤柱。这么个顶天立地的名字为啥要改?原因为其神似正在热映的电影《阿凡达》里的哈利路亚山。
哈利路亚,是《圣经》中赞美耶和华的专用语;而南天一柱(乾坤柱),则是上古共工因争帝位失败怒触不周山后,撞折天柱剩余的半截。这原本蕴含东西方文明不同意味的旅游景点,却承载了一条颇有喜剧效果的新闻,引发了网友们无尽的倾诉欲望。我本人是感觉国人被外国人有一次忽悠“瘸”了,“洋忽悠”潜移默化,一个电影大片,整的有些国人晕头转向,主动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洋名字,就像赵本山小品《卖轮椅》里面范伟扮演的那个人一样,在本山的脑筋急转弯的忽悠下,晕晕乎乎,不知不觉就上套了,自觉自动就上了轮椅,就掏了钱。被人家骗了,还帮人家数钱。我的感觉和想法,想必不会是孤家寡人自言自语。
当然,改名字是为了更好的出名,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阿凡达》的票房收入极其可观,世界瞩目,其中涉及了张家界,的确是个趁热打铁,借机造势,宣传张家界的好机会。张家界政府通过湖南大学数字媒体研究所所长高春鸣获知,好莱坞GG艺术设计大师、湖南大学数字媒体研究所特聘客座教授艾瑞克·汉森与该所助教李特,曾一起深入到张家界进行为期4天的外景取景拍摄。2009年12月下旬,李特看到《阿凡达》的宣传海报时,才恍然大悟,《阿凡达》影片当中有20分钟的画面就是源自张家界。
为利用《阿凡达》的火热宣传张家界,本无可厚非。张家界袁家界景区管委会主任宋志光表示,目前景区已将影片中的场景与当地实景做了对比,并在相似的取景地做了牌子,“游客一到这里就可以感受到电影中的悬浮山与实地风景的相似程度”。
面对众人的非议,官方也有自己的看法。1月4日上午,张家界市旅游局丁云勇局长对媒体说,1992年12月14日,世遗大会已正式将张家界武陵源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已经走向国际舞台,也没有炒作的必要。既然没有炒作的必要,为何还要借人家《阿凡达》的名气给自己贴标签。再说了,张家界也不用贴什么“洋标签”,张家界本身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名片。
乾坤柱改名的新闻发出后,网友在华声论坛、腾讯新闻等跟评、跟帖中表示“悲哀”和“愤慨”;当地相关负责人向湖南在线记者表示,为乾坤柱更名“是一种民间自发的行为”,并非官方说法,但得到了当地管委会的认可,以此证明张家界不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听了这个解释,感觉很无奈。与其说某些国人“崇洋媚外”到了起码的常识都不懂了,不如说被“洋忽悠”整蒙了。改个名就能证明“张家界不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真是让人贻笑大方。假设一下,就算这个说法成立,我看刚刚出土的曹操高陵大墓,也应该尽快改名,最好也找一个当前热播的电影,尽管狗肉贴不到羊身上,但是,也会趁这个热乎劲掀起新一轮高潮,效果一定会立竿见影,因为“说曹操,曹操到”。
我们都知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正是有了各国自己的特色,世界才丰富多彩。没有了特色,也就没有了立足之地,更别说世界瞩目了。
张家界“南天一柱”(乾坤柱)改名,我看是“洋忽悠”把中国人整“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