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27|回复: 0

改善民生为何成为省长报告中的"最大责任"?

发表于 2010-1-26 21:55: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月25日上午9时整,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隆重开幕。湖南省省长周强在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持不懈为民办实事,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最大责任,真正让人民群众长期得实惠,共享发展成果。(见1月26日红网)

  这些年来,各级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表态已不鲜见。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最大责任”来提,在笔者的印象里,湖南省省长周强似乎还是第一人。联系到日前湖南省委书记提出“突出改善民生目标、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要与人均GDP增幅基本保持同步”的要求,我们可以感悟到湖南执政层在执政为民上的清醒与自觉。

  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些观点:“只有蛋糕做大,才能更好地分配”,“发展了,什么问题都好解决”。而事实表明:在生产要素也参与分配的情况下,蛋糕做大后,蛋糕分配并没有使多数人满意。老百姓固然关注GDP总量、财政收入、重大项目建设,但他们更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的解决。民生连着民心。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是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石,是执政党赢得民心的根本。只有尽心为民谋利,竭力为民造福,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真心拥戴和支持。

  从一定意义上说,改善民生,就是造福千家万户。2009年,湖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5084元、4910元,实际分别增长9.5%和9.3%,这是湖南民生改善的最好例证,也是长沙蝉联“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最好注脚。然而,民生,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的概念,人民群众对民生的需求总是有新的期待。对于一般大众而言,腰包再鼓一点,房价再降一点,好学校再多一点,安全隐患再少一点,便是基于2009年的生活体验而对新一年寄予的现实期待。满足人们的这种新期待,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最大责任”来承担,才能真正让人民群众长期得实惠,共享发展成果。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最大责任”来承担,还有其紧迫的现实意义。众所周知,扩大内需是成功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然而,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是扩大内需的前提。只有民生改善了,教育、就业、就医、分配、社保、稳定等群众基本生活的民生问题解决了,百姓才不会有后顾之忧,才敢放手花钱。尽管2009年湖南的消费增长达到了19.1%,但消费经济时代远未确立,“扩内需”对湖南来说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艰巨任务。湖南“不再将GDP作为考核各地的约束性指标”,并表示“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最大责任”,无疑让人们对民生的进一步改善充满希望,战胜金融危机也就有了更多的砝码。

  “一个船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在民生依然是社会短腿的今天,执政者只有具有“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的最大责任”的清醒与自觉,和谐社会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