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安庆石化 吴文英
小时候读着“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因为诗词押韵,琅琅上口,逐渐爱上了古诗词。
读着读着,慢慢地,就长大了。背过的那些诗词,存在心里。一天,遇到了某个风景,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那首诗,那句词,那幅画。记住了词,记住了景,也记住了情。
春天看到了盛开的桃花,突然明白了什么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夏天,碧绿的荷叶擎出水面,朵朵菡萏摇曳生姿。采莲的少女,舟过荷叶。“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我仿佛看到,在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映照,人花难辨。这些采莲的女子简直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是荷花的精灵。
秋天,过了天高云淡,就是凉风乍起,梧叶飘黄,知道了什么是“老树呈秋色”,什么是“苒苒物华休”。其实,秋天不是伤感的季节。刘禹锡有诗为证:“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作者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秋不浓,谁把霜叶都染红?“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深秋,银杏黄,枫叶红,是五彩斑斓的季节。
冬天,西风凛冽,天空阴沉,行人都急匆匆地奔走,到了家,烤着炉子,外边洋洋洒洒地下起了雪。知道了什么是“晚来天欲雪”,什么是“红泥小火炉”。
许多东西记下来,就是在心里生根。日后触景生情,总会懂得。小时候“卧看牛郎织女星”;大的时候,‘金风玉露一相逢’.乐的时候“春风得意马蹄疾”,愁的时候,“伫倚危楼风细细”, 想家的时候,“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恋爱的时候,“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当我们面对大千世界的无数美景时,脑子里出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李白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诗情。我喜欢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的豪迈诗风,可我更赞赏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那傲岸不屈的个性。
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境遇下,仍然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实为后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腔忧国忧民情怀的先声!
我与古诗词的会遇,是一次美丽的邂逅。我从唐诗宋词中婉约而来。
读诗吧,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人,做一朵不媚不俗端庄优雅自信的女人花,轻轻摇曳在这红尘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