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核心是解决好动力问题。2015年印发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作用。只有将这一方案中提出的改革措施落实到位,我国数量庞大的科研成果才能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服务于产业升级需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此,首先应调整国家科研经费投入方向和结构。通过经费投入方向和结构的调整,使科研人员更多面向社会需要做研究。国家财政资金在科研经费投入上应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促使科研人员主动向企业靠拢,进而解决科研成果转化的动力问题。其次应解决企业的科研投入积极性问题。完善相关政策,引导鼓励企业重视增加科研投入。比如,对国有企业科研经费投入提出明确要求,并列入企业年度考核指标;落实企业科研经费投入抵免税政策,鼓励引导企业拿出更多资金投向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再次应完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完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目的是从导向入手解决科研成果转化问题。对科研成果应实行分类评价,不能唯论文、唯科技奖项、唯项目数量论英雄。目前的科研成果转化评价对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比较重视,但这远远不够;社会效益评价和经济效益评价如何有效纳入科研成果评价,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者为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