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碚:自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呈现下行趋势,表面上看是因为需求不足,实质上是供给侧的有效性不足,尤其是技术创新乏力,经济活力受到抑制,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
提升一个经济体的有效供给能力,关键要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当前,在我国供给体系中,许多产品的精致性、可靠性、适用性、耐久性等品质特性和技术水平不能令人满意,多数产业的生产流程和供应链流程仍处于较低水平,生产过程的节能、低碳、环保都处于较低标准,生产安全事故、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频发。从效率方面看,一些传统产业存在着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价格低迷等问题,这些行业中的低效率企业面临财务困难,陷入债务困境,其中有不少成为所谓“僵尸企业”。这些现象表明,提高我国供给体系的质量已成为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凭借资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成就了一段高速增长的辉煌历史。现在,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我国只有着眼于提高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摆脱低质低效的陷阱,稳步形成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这背后,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更离不开工匠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