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752|回复: 20

[合理化建议] (跟帖:一起读书4主持词)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来处理“工学”关系

发表于 2010-1-27 21:14: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来处理“工学”关系
兖矿集团南屯矿  王继峰 顾士辈
   新年伊始,《工人日报》班组天地于2010年1月9日,向全国发出“一起读书”的倡议,班组天地报道的新年开篇,就这样徐徐拉开了帷幕。2010年1月16日,班组天地对不爱读书的原因、和读书的好方法、好做法,与全国各班组做了分享。2010年1月23日,班组天地针对在班组中存在的读书难,没时间读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好的意见和建议,受到了全国各班组的称赞。
   从班组学习来看,许多班组提出了读书一小时、手机书屋、QQ书屋等建设性意见,班组借鉴后收到良好效果。但我们也要清晰的看到,班组学习中仍然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其中工作与学习的“工学矛盾”最为突出,如何解决处理好这些工作和学习的矛盾呢?笔者认为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观点,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来处理“工学矛盾”最为恰当。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也就是说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既要看到事物的统一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对立一面,使用学习和工作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学习和工作,一个属于认知领域,一个属于行为领域。表面上看,工作时间多了,学习时间就会少,二者似乎确实“矛盾”。但从唯物辩证法角度来看,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事物的的两个不同侧面。学习,通过新知识、新技能,来提高班组成员的业务技能,更好地开展工作。而工作,通过工作中的积极实践,解决存在的问题。可见,脱离了工作的学习,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脱离了学习的工作,是“冒险作业,盲目蛮干”。所以,工作和学习在实践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二者缺一不可。
   在班组中有些人之所以将工作和学习对立起来,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工作观,没有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学习上,一味的“走形式、做样子”没有将学习融入工作;在工作上,不注重科学知识的引导,靠“直觉”办事。结果,学习很吃力,工作很被动,导致学也学不好,作也作不好。
   将学习和工作在实践的基础上内在统一起来,对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克服“工学矛盾”呢?如何做到统筹兼顾,使“鱼”与“熊掌”兼得呢?如何使学习促进工作,使用工作帮助学习呢?对于这些事情,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的两面性,应该找准结合点,平衡点,统筹兼顾,使其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白+黑”挤学。在学习中面对工作忙、任务重等困难,班组成员要从“忙+闲”中挤时间、“8+N”中找时间、“整+零”扣时间,形成白天有空白天学、白天没空晚上学的“白+黑”学习新模式,增强工作和学习的主动性。
   “学+形”促学。学习要结合班组自身特点,结合实际,利用“故事交流会”“网络平台”、多媒体等方式进行学习,提高班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开设讲、学、论、评为宗旨的学习“沙龙”,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家共同讨论,互为补充,做到有讲、有学、有讨论。
   “学+工”共学。在工作生活中学习,又总是在学习中工作生活,古训道:三人行必有我师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习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要将学习看成人生的“加油站”,要将工作与学习紧密结合,互相交流,共同促进,将学习转化为创造力,实现工作的飞跃,推动企业向纵深发展。
世间万物不管在内部还在外部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怎样学习、怎样去生活、怎样把自己所学到的东西有效地用在工作中,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来解释,从中存在着极大的联系,我们总是在工作生活中学习,又总是在学习中工作生活。
    用辩证统一的思想来解释工作、生活及学习的问题,就要求我们实事求是,以创新的眼光看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认识到学习和工作的本质,尊重客观规律的存在、承认事物的两面性,把握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牢牢抓住在创新改造中所得到的新发现、新视角、新知识,再大胆地应用到学习工作中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21:18:26 | 查看全部
谢谢 浅秋老师 点灯~ 不过好像颜色不对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21:20:28 | 查看全部
请老师们使劲拍砖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7 21:25:42 | 查看全部
有深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21:26:59 | 查看全部
引用第3楼木呆瓜于2010-01-27 21:25发表的  :
有深度!       
谢谢 胡老师~最近也经常见到你的大作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21:27:08 | 查看全部
引用第3楼木呆瓜于2010-01-27 21:25发表的  :
有深度!       
谢谢 胡老师~最近也经常见到你的大作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7 21:35:02 | 查看全部
本稿中有“白+黑”挤学等新思想,所以要大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21:37:00 | 查看全部
引用第6楼杨建yj9798于2010-01-27 21:35发表的  :
本稿中有“白+黑”挤学等新思想,所以要大力支持!
谢谢杨涛老师~希望老师多提点意见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7 22:06:47 | 查看全部
好见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7 22:10:02 | 查看全部
马克思都请出来了,厉害!确实不错,说得非常透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