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从因企业停产下岗而走进培训班,到成为月入万元的高级“育婴师”,女工邱清兰的人生转变得益于甘肃工会开展的“就业援助行动”。
从就业援助到生活帮扶、金秋助学、大病救助,通过推动这四项品牌工程的精准升级,发挥千家帮扶站点的贴身服务效应,甘肃工会从今年5月开始,为23万多户困难职工量身打造解困脱困方案,确保在档困难职工家庭2020年“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
据统计,由于多种原因目前甘肃有23.5万余户困难职工家庭,涉困人口约70万人,家庭人均收入在低保线以下的近50%,其中既有长期待岗、失业的城镇职工,也有常年居住在城市的农民工。
甘肃省总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为民表示,帮助困难职工脱贫解困圆梦小康,是工会组织的责任所系,为此要突出保障基本民生,全方位提高工会服务职工的工作水平,确保困难职工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不掉队”。
从今年3月开始,甘肃工会在全省开展入户调查,重新建立困难职工档案。据介绍,这次建档与以往不同,不仅要全面细致地摸清困难职工的人数、致困原因和困难程度,还要根据不同的致困原因,按照生活困难、医疗困难、子女就学困难、就业困难等类别,为每一位职工量身定做解困脱困计划,因困施策、精准帮扶。
“目前主要采取5种措施制定一人一策的小康计划。”甘肃省总工会法律保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对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困难职工,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通过扶持就业创业帮助脱困;对因欠缴社会保险费不能办理退休、拿不到失业保险金的困难职工,推动纳入政府社会保障、救助范围;对丧失劳动能力、基本生活无保障的困难职工,推动纳入城镇低保,加大工会帮扶救助;对因病致困返困的困难职工,推动纳入大病保险和医疗互助保险;针对在城镇长期居住、生活遇到特殊困难的农民工,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帮助其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收入水平。
为了确保精准帮扶计划顺利推进,甘肃整合提升千家帮扶站点的作用,用工会组织的贴身服务构筑困难职工实现全面小康的“保障网”。目前,甘肃工会在市县两级帮扶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企业帮扶(服务)工作站点520个,乡镇(街道)、社区帮扶(服务)工作站点527个,这1047家工会服务站点建在职工身边,扎根厂区社区,形成了救助、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真正实现维权帮扶在一线实施、解困工作任务在一线落实。来源:工人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