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据李雪介绍,如果是神经症级别的抑郁,就好比伤寒感冒造成的喷嚏鼻涕,治疗起来相对容易,一定的自我认识和觉知,就可能根治。但重度抑郁症较难根治,可能需要长期的治疗。
较为轻度级别的抑郁,绝大多数跟攻击性被压抑有关。也就是说,关系中我们感受到自己的界限被侵犯,比如被控制被无视被评判,愤怒是非常自然的情绪反应,愤怒的情绪在提醒我们要捍卫自己的界限,拒绝自己不想要的,发出自己的声音,做真实的自己。
愤怒的情绪能量,心理学上叫做攻击性。攻击性不是说就要去攻击别人,而是一种原始的生命力,保护自己捍卫自己的能量。良好的母婴关系中,婴儿的原始攻击性还会升华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和热情、创造力。
攻击性如果被压抑,我们觉得不能拒绝别人的控制和索取,过度为别人的感受负责,不能按照自己真实的意愿生活。隐藏了的攻击性,它去哪里了呢?它去到了自己,精神分析心理学中叫做:攻击性转向自身。攻击性转向自身,就好比一脚踩刹车一脚踩油门,内耗严重,外在自然没有什么活动热情了。
攻击性转向自身导致的抑郁,通常在我们认识自己潜意识中的愤怒,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敢于在纠缠的关系中划出界限后,会很大的减轻抑郁,重新恢复活力。简单的说,就是学会勇敢的说“不”。
但还有另外一种抑郁,属于人格障碍和精神病性的抑郁。这些就难很多,容易反复复发。
重度抑郁不仅有攻击性转向自身的问题,更底层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母婴无链接,导致的孤独灰暗的生命底色。观察大量的母婴互动录像,会看到有一类妈妈,几乎不愿意触碰婴儿,不懂得如何跟婴儿互动,不回应哭泣的婴儿,甚至会厌恶和攻击婴儿对链接的渴求。处在无回应之地的孤独婴儿,会感受到自己是被厌恶的,不应该存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是一种最严重的自我攻击,是自杀的主要深层动力。
不被回应的孤独婴儿,生命早期被决定了黑暗的生命底色,未来无论有多少才华、财富,被多少人喜欢,都无法改变这个底层的阴郁。等孩子大一些,一些父母会反过来要求孩子安抚自己的情绪。你要听话,你要懂得照顾父母的情绪,你自己有情绪却不能流露。你要好好学习受父母控制,按照父母的意愿来生活。
婴儿期的阴暗底色,童年时期的被迫压抑自己的真实情绪,照顾父母的感受,甚至有的人成年后依然为了父母而活,这几乎注定会产生重度抑郁,而且难以根治。需要长期的自我认识,最好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所以有句话说,心灵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