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2|回复: 0

抑郁症是“明星病”?患者需要安慰吗?

发表于 2016-9-22 17:45: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以我有限的所知,并没有可靠的研究资料表明娱乐圈的抑郁要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娱乐圈的抑郁更容易被大众关注,而普通人群的抑郁经常不被人所知,不会被纳入统计研究。”李雪说。

  她表示,娱乐圈的特别之处在于一举一动会被大量关注,明星更是被周围人较多的照顾。这也是双刃剑,因为明星的资源较多,容易被周围人照顾和关注,可能是有利于心理康复的,也可能被负面攻击很多,压力剧增。

  很多工作都是起伏较大,需要强抗压能力,总体上来说,抑郁的根源是内在而不是外在环境。

  大众目前对于抑郁症基本上是没有什么认识。比如通常会去劝处在抑郁状态的人:别想那么多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多想点开心的事儿,多出去走走,呼吸下新鲜空气就好了。

  这样的劝解虽然是为了对方好,出发点是善意,但对于陷入抑郁的人来说,这种轻描淡写的劝解,是对巨大痛苦的否定,好比你对一个刚摔骨折的人说:没事儿,多喝点热水就好了。

  对待患有抑郁症的朋友,首先不要轻易尝试劝解对方,好比不是外科医生就不要拿手术刀给人开刀一样。亲人朋友的关怀如果选择了恰当的方式,对患者是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持。

  恰当的方式是:当患者不想工作不想外出不想搭理人,陷入痛苦中时,允许他如他所是,允许他表露出痛苦、悲伤、愤怒等情绪。不要去改变他。如果内心有爱,就让患者感受到:我无论怎样都是可以的,都是被爱的;真正的爱,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还有一个要非常需要警觉的事情,是某些抑郁患者会在经过一段时间调节,尤其是做了抗抑郁的药物治疗,突然间活力大增,非常喜欢跟人沟通,肢体语言表情丰富,觉得未来一片光明。表示自己已经彻底走出抑郁,要投入到美好新生活去啦。

  这种过于突然的变化,需要警觉,到底是抑郁的真正康复,还是进入了对抑郁的一种防御,也就是躁狂状态。一些重度抑郁患者反而是在看似非常好的状态下,其实是躁狂状态下自杀的。



  如何区分躁狂和真实的疗愈?真实的疗愈往往是患者一步步的感受到跟现实的链接,跟周围人产生真实的关系,活得更踏实更放松。痛苦会反复,但是每一次都会有一点点进步。而躁狂是直接进入想象中的世界,好像所有的痛苦、困难都一次性被克服了。虽然很爱沟通交流,但实际上并没有跟对方发生真实的交流,更像是自编自导自演。

  进入躁狂性防御,往往受到周围人鼓励,甚至经验不够丰富、心理动力学功底不够深的治疗师,也会开心患者发生这样的光明的变化。躁狂防御状态下的人,意识上也不知道自己在自我欺骗,但是潜意识明白这都是“假的”,如果这层假面具受到周围人的认可,那么潜意识会感觉更加绝望,更加孤独,增加自杀的风险。

  进入躁狂状态的抑郁患者,最好的方式还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和精神科医生的治疗,周围的人要更加留意患者的情绪变动,保护好患者的人身安全。






    来源:新浪娱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