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8|回复: 5

积极构建劳动教育体系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发表于 2016-9-23 07:36: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报记者佟亚臣
    沙河口区一直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经过广泛调研、深入思考,确定了“有机融入、课程引领、实践体验”的工作思路,通过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劳动体验、习得劳动本领、创造劳动价值、享受劳动成果,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育人目标,圆满完成全国劳动教育实验区的任务,进一步彰显区域特色教育的显著成果。
    科学规划 整体布局 全面实施劳动教育
    一是制定方案,加强劳动教育管理。2015年12月,沙河口区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制定《沙河口区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指导各中小学落实区域实施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引领18所中小学劳动教育点校,脚踏实地地落实劳动教育的任务,以点带面,努力构建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全面实施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成长。
    二是课题牵动,加强劳动教育研究。2016年4月,沙河口区申报省规划课题《区域中小学劳动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获得立项,18所点校先行,各中小学积极参与,众筹智慧,科学实施劳动教育,为劳动教育实验区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区域“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加强劳动教育的要求,将劳动教育作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手段。
    三是目标管理,加强劳动教育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引导各学校在《区中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手册》的基础上制定涵盖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劳动情感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标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学生评价的重要参考。以玉华小学为代表的参加沙河口区个性化教育支持系统实验的12所小学,把劳动素养评价纳入了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报告册——《长大》,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评价的内容和形式。
    积极实践 稳步推进 有效实施劳动教育
    按照辽宁省教育厅“准确把握新时期中小学劳动教育关键环节”的要求,沙河口区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课程、校外基地和家庭资源,有效实施劳动教育。
    一是落实课程,创设劳动教育平台。积极落实大连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在三至九年级每周开设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发挥学科教学渗透作用,在文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在理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训练,在团、队活动中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提高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感知度和认同感。区域加大课程研发力度,相继开发了《小公民道德规范丛书》、《小公民法制教育读本》、《小公民行为习惯养成丛书》和《小公民劳动教育丛书》4套16本区本教材,将劳动教育的要求全部融入其中,引导学校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深入持久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美德、行为习惯和法治教育,实现劳动的育人功能。各中小学也相继开发了自我服务、家务劳动、劳动技能、公益劳动四大类百余门校本课程和40余节新媒体支撑下的微课程。形式新颖、贴近实际的课程使劳动教育更加丰富生动,使劳动教育任务得以有效落实。
    二是校内劳动,营造劳动教育氛围。种植,激发劳动兴趣。各中小学对校园绿地进行合理规划和分配,开辟专门区域种植农作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孩子们在写观察日记的同时心中也播下了热爱劳动、珍视生命的种子。值日,唤起劳动责任。学生承担校园卫生保洁,不仅掌握了劳动技能,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值日的过程中,也懂得了合作、互助和责任。互动,学习榜样风采。组成百名小记者团,邀请百名劳模进校园,通过报告会、座谈会、采访报道和表彰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劳动传统教育,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区域编著的以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的人物和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以及不能忘记新中国60年的大连英模为主要内容的童谣——《英模精神光照我》即将出版。
    三是校外实践,延展劳动教育空间。自1999年起,沙河口区通过自建、共享等形式建设了爱国主义教育类、民族文化教育类、公民意识教育类、科普知识教育类、创新体验教育类和爱心体验教育类等6大类30余个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区域定期组织中小学学生到基地课程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区政府每年投入150万元用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免费用车,为区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常态化的开展提供保障。沙河口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入3.0时代。
    在1500亩的沙河口区学农基地先后开辟了集观赏、教育、活动、知识为一体的“四区八园”,相继开发了《学农基地课程用书》、《种植》及《养殖》等教材,开设实践体验课程30余门,17年来累计让20万学生在泥土的芬芳中开阔了视野。沙河口区中小学生科技中心开发了9个类别20余项探究式必修和选修课程。周末和寒暑假,300余个体验式设备面向全市义务开放,年接待12万人次,成为大连市所有学生和成人的科技乐园。沙河口区中学生劳技中心开发了生活类、艺术类、技术类三大模块37门实践活动课程,通过认知、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学习方式,每年使近10万名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2003年起,沙河口区在小学中开展了与启智学校“挽起你我的手,共享温暖阳光”的爱心互动活动。2007年,在大型商场建立了启智学校的教学实习基地——爱心柜台,全区中小学生和家长在与特殊孩子们共同制作工艺品、共同义卖的过程中学会了接纳和感恩。截至目前,全区每个学校都建立了爱心义工队,在日常和寒暑假开展了“百洁布在行动”、“慈爱宝贝”、“环保志愿者”等几十项公益活动,自觉参与劳动,主动服务他人的意识扎根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四是家务劳动,形成劳动教育合力。通过家长学校的宣传引导,家长们认识到劳动教育是一种最好的生活教育,孩子们在劳动中获得的生活体验、生活乐趣和生活态度与方式既是现在生活的需要,也是未来生存的需求。各学校按学生年龄开展亲子共同参与的“自理自立大比拼”——穿衣、戴帽、系鞋带比赛,“帮厨小能手竞赛”——削土豆、摘菜、剥蒜、包粽子、包饺子、做月饼、做沙拉等,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和参与家庭基本劳动的积极性。每年寒暑假,学校都会安排学生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通过设立“22天家政服务岗”,开展“微信晒宝贝劳动成果”亲子互动活动,激发孩子们参与家务劳动的热情,促进学生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社会的事情争着做”的良好劳动习惯。
    回顾几年来走过的历程,主管教育工作的负责人深切地感受到,劳动教育要真正落实,作为教育人必须以应有的使命和担当转变教育观念,坚守教育良知,利用教育资源,探索教育载体,注重劳动教育的实践性、文化性和创造性,通过劳动教育帮助每个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让每个孩子幸福、健康、快乐地成长。
来源:大连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3 17:31:31 | 查看全部
感谢建军老师分享,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3 17:31:3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05:53:00 | 查看全部

回 1楼(zzczzc) 的帖子

感谢忠财老师来支持,每一天我们从第一声的问候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05:53:18 | 查看全部

回 2楼(zzczzc) 的帖子

拼搏.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05:53:3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