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肯定中华文化的历史功能方面,讲话既从中华民族整体发展历程的角度指出,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支撑;又从政治、文化、民族、社会等方面,肯定了中华文化的历史作用。讲话指出,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中华文化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这不仅指出了中华文化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克服艰难险阻提供了精神支撑,而且意味着中华文化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内在动力和民族精神。讲话还指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从文明延续、社会平衡、政治统一、民族和合、反抗外侮等方面全面肯定了中华文化所发挥的积极历史作用。
讲话不仅从历史的高度全面论述了中华文化的性质和意义,而且从政治、文化、改革开放、世界格局等多方面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意义,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以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为条件。这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华文化的深刻认识,值得认真学习领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