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年1月16日上午,玉带桥石油社区管理站78岁的老党员徐世奇步履蹒跚地来到炭黑厂离退休职工第四党支部书记的家中,用微微颤抖的双手将健身房义务维修组写的“2009年维修总结报告”递给支书。支书惊奇地说:“支部没有布置这项任务啊!” 徐老师傅深情地说:“这是我们维修组三个人研究定的。只要我们不倒床,就一定干下去。”
徐老师傅不仅具有“拾金不昧”的道德风范,而且具有“勤俭节约”、“助认为乐”的良好品质。
去年6月他将自己亲手制作的21件维修工具全部交给了管理站为管理站节省了一笔开支。去年9月健身房中的扩胸机20根弹簧坏了,弹簧厂老板说至少50根才加工,每根25元。徐老师傅再三说好话,老板就是不让步,气得徐老师傅调头就走。为了保证离退休人员锻炼身体的需要,徐老师傅又人托人,找到一位也是加工弹簧的老板,不仅同意加工20根,而且每根只收21元,仅此一笔,又为管理站节省830元。
徐老师傅原是泸州炭黑厂维修车间冷作工,掌握着娴熟的机械维修技能技巧。2005年底川南公管中心玉带桥石油社区管理站组建后,他看到维修班多数人员是从井队下来的,对机械维修不够熟悉,常常延误修理时间,离退休人员意见较大的情况后,就主动担当起健身房大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产的12台健身器材的维修保养任务。2008年因冠心病、肺气肿严重,加之岁数不饶人,独自修理力不从心,于是他又盛情邀请原炭黑厂维修班的也已年逾七旬的两名班长曾志军、牟忠荣一同参加。去年三位老师傅义务修理32次。如果每次按最低的劳务费30元计算,就为管理站节省960多元。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及时修理,满足了管理站众多离退休人员锻炼身体的需要,化解了矛盾,促进了和谐。
每当站领导要给三位老人奖励时,他们总是说我们都是70多岁的老石油了。如今生活无忧无虑,知恩图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一不是为名,二不是为利,只是希望社区更和谐、生活更美好。
写稿:史玉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