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先欣赏了这座美丽高大建筑的结构严谨、风格独特的主立面。巴黎圣母院座东朝西,教堂全为坚硬的石材所建,雨果将它称之为“石头的交响乐”。它的正面高69米,宽40米,分为三层。底层有3个桃形的门洞,门上有精心修复过的中世纪塑像和雕刻品。中央的拱门描述的是耶稣在天庭的“最后审判”。左边是圣母门,描绘圣母玛利亚受难、复活、被众天使围绕的情形。右边拱门描述的是圣安娜的故事和大主教许里为路易七世受洗的情形。拱门上方的王廊,依次排列了28位君王的全身雕像。据称,巴黎圣母院一改过去旧式教堂的粗苯、低矮、阴暗的设计,使基督教堂变得结构轻巧、高大雄伟、光线明亮,构图美妙,工艺精湛,开了一代宗教建筑新风,使巴黎圣母院堪称那个时代的旷世杰作,成为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走进大教堂,首先看到的是两列24米高的柱子,并排着直通屋顶。两列柱子的间距不到16米,而屋顶却高达35米,形成一个狭窄、高耸、光线幽暗的空间,给人以接近天国的幻觉。我要是一个基督徒的话,说不准此刻真有一种欲与上帝对话的冲动。阳光透过拱廊上方的窗户,一束束艰难地挤了进来。教堂里供奉着“圣母”像和圣婴,两边立着天使的塑像,两侧立着亚当和夏娃的塑像。教堂内部气氛庄严、肃穆、幽深如魅。圣母院内右侧安放着一排排的烛台,几十支白烛,烛火摇曳。大厅可容纳数千人,厅内设有讲台,讲台后面从左至右分别置放了国王路易十三、圣母哀子和国王路易十四三座雕像。国王路易十三及路易十四两人的目光,一齐望向中央的流露着哀伤神情的圣母哀子像。还值得一看的是那架很有名的大管风琴,它有6000根音管,音色浑厚响亮,据称特别适合在教堂的大厅里奏圣歌和悲壮的乐曲。
教堂内最吸人眼球的不是圣母像,倒是主殿翼部的两端“长廊”上面第二层两侧的玫瑰花状的大圆窗,上面嵌满了富丽堂皇的彩绘玻璃。当中最大最古老的一面玻璃,直径达10米,是1485年制作的,俗称「玫瑰窗」。上面生动细致地彩绘了耶稣基督,在童贞女的簇拥下行祝福礼的圣经故事。二次大战时,巴黎人怕圣母院毁于战火,曾经将玻璃窗和教堂内不少雕像拆下,小心翼翼地保护起来,战后又重新装上,这才让我们今天还能看到圣母院教堂精湛的艺术。
不知道是由于时间的关系,还是教堂原本就不让参观者上楼,导游没安排我们登上钟楼,我们也没能看到卡西莫多敲打过的那口大钟。听说那口大钟有13吨重,放置在教堂正厅南面的顶层。大钟一敲,当时的巴黎全城都可以听到悠扬的钟声。如果爬上钟楼,可以俯瞰巴黎的美景,据说熟悉那片街区道路的人,甚至还能看得到大仲马笔下茶花女玛格丽特走过的烟花柳巷。我不知道心地善良的卡西莫多是否有心情在此眺望过巴黎的美景,俯视过塞纳河上的游船,但确定无疑的是,他曾从这里向广场上跳舞的吉普赛女郎艾丝美拉达,投去过同情和关心的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