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98|回复: 219

【转】师徒传承不是“过去式”

发表于 2016-9-29 08:46: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师徒传承不是“过去式”
  ◆ 方翔
  昨天,一场传统的拜师仪式在上海举行。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童衍方接受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多位徒弟的“叩首”,正式建立了师徒关系。在拜师仪式之前,童衍方先生还举行一场特别的鉴赏活动,拿出吴昌硕先生的书、画、篆刻、砚台以及所刻金石拓本,还有北魏、北齐石刻佛造像等,让徒弟们领略吴昌硕先生的巨大成就,也领会了自己收藏的理念。
  传统拜师仪式近来在艺术圈有复苏之势,人们评价不一。无论古今中外,无论美术还是其他领域,师徒相承,薪火相传,都是文化最主要的传承方式。虽然现代的教育模式,使得这种传承的方式有了巨大改变。但作为特殊性极强的传统艺术领域,传统的师承方式的效用似乎不是现代学院可以完全替代的。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传统的师徒传承中,通过模拟血缘连结的师“父”与徒“儿”关系,使传技者有可能尽心尽力,反复言传身教。像吴昌硕不仅学而不厌,且也诲人不倦,先后投其门下执弟子礼的有:诸乐三、荀慧生、沙孟海、潘天寿等,不仅有来自书画界,也有来自其他领域的,在吴昌硕的指导下,弟子们的技艺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齐白石将晚年收弟子视为人生一大快事,对李可染青睐有加。他曾画《五蟹图》送给李可染,上面题句:“昔司马相如文章横行天下,今可染弟书画可以横行也。”历史上,一批批各类艺术的传承者们,在一种巨大的文化感召下,恪守传统,甘心于贫困寂寞,不为荣辱贵贱所动,为本门技艺穷毕生之精力,使后人可敬可佩。
  尽管师徒传承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而且在文化发展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师带徒的内容也要与时俱进。面对着目前一些人“重利轻艺”、“托名自炫”,靠着拜师来为自己的脸上“贴金”,童衍方先生表示,师徒传承不仅是传承文化、传承技艺,更是传承人品。徒弟跟随老师的学习过程,不仅是学技艺,更是学做人。
  “守旧”是师徒传承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若无守旧,传统文化也不会继承下来,问题的关键是守什么旧。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底蕴,加上许多内容有赖于世代相传的经验,因而师傅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作为徒弟则必须以服从的代价去换取这种经验。但“守旧”不应盲目,而需要积极创新。在画史上,人们对既重师承,又重独创,能“借古开今的画家”是极为推崇的。潘天寿拜师吴昌硕之后,有机会观赏吴氏画作,耳濡目染,画艺大进。对潘天寿在艺术上的进步,吴昌硕也大加赞赏,说:“阿寿学我最像,跳开去又离开我最远,大器也。”童衍方先生培养学生在书画篆刻各个领域都有各自的强项,如徐之麾、袁慧敏、唐存才、仲威、冯磊等,都已经成为了书画篆刻、金石碑版等方面的专家。
  师徒传承中,不仅要有能把学生领进门的师傅,更需要有领进门后的修行环境。对于徒弟们来说,“进了门、入了谱”,就能在这个“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角色位置,而不会显得孤单寂寥,从而产生一种让人难以摆脱的归属感。有人曾这样描述“师徒传承”:师傅在下面,肩膀给了徒弟,徒弟踩上去;徒弟又变成老师,再把肩膀伸给自己的徒弟,又一个徒弟踩上去。就这样,徒弟踩着师傅伸给他的肩膀,艺术向上,生生不息。但这种师承关系不是拉帮结伙找靠山,否则就不是艺术群体了。

(来源:新民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1 17:18:44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宝石花的心) 的帖子

前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1 17:18:55 | 查看全部
前来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5 08:26:16 | 查看全部

回 2楼(羊君) 的帖子

谢谢赵老师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5 08:32:58 | 查看全部

回 2楼(羊君) 的帖子

272_37544_1052c1bfeb2af05.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5 15:02:39 | 查看全部
再来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5 15:02:52 | 查看全部
问候老师!周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09:50:18 | 查看全部

回 6楼(羊君) 的帖子

辛苦老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9 09:48:43 | 查看全部

回 7楼(宝石花的心) 的帖子

问候老师!周三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9 09:48:55 | 查看全部
专页有你真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