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9|回复: 1

稀有剧种邕剧晋京演出 传统剧目《三进士》叩问孝道

发表于 2016-9-29 09:55: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邕剧《三进士》剧照

  中新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 高凯)9月28日,稀有剧种邕剧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与此间观众见面。此次的传统大戏《三进士》由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南宁市戏剧院出演,是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局主办,中国评剧院承办的南方戏曲汇演中的又一重要场次。

  邕剧因南宁古称邕州而得名,早在清道光年间,邕剧就在南宁及周边一带流传,当时人们称它为“老戏”、“大戏”、“本地班”等。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邕剧”。
  邕剧表演注重说白、武功,以南派武功见长。行当有生、旦、净、丑四大类,以小武、武生、散发、花脸四行当家,代表剧目有《拦马过关》《李槐卖箭》《红布恨》《春满柜台》《百鸟衣》、《十五贯》《阮文追》等。邕剧有自己独特的表演程式,如:“甩发”“宫仔”“孖宫仔”“马步”“跳台”“过山”等,并有诸多绝活特技,如“吐血”“十八罗汉架”“气功变脸”“罗帽功”“獠牙功”“苒口功”、“打叉功”“舌花功”“吊辫功”“阴阳眼”“双照镜”“大过山”“莲花座”等。
  邕剧是南宁市最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剧种,是广西四大地方剧种之一。但由于历史原因,南宁市邕剧团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被迫解散,一部分中青年演员转入南宁市文工团,导致邕剧观众的流失和市场的萎缩,邕剧滑入了“疲惫期”,甚至一度销声匿迹。
  1987年开始,南宁市的有关部门对邕剧展开了一系列的抢救工作。新世纪以来,南宁市根据国家有关抢救历史文化遗产精神,启动邕剧保护拯救计划,挖掘整理出一批邕剧传统剧目及一批新剧目。作为南宁地方文化符号的邕剧,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
  2006年,邕剧被列入第一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南宁市恢复邕剧团建制;2008年,邕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今晚上演的《三进士》是南宁市邕剧团恢复成立后,挖掘、创排的邕剧代表剧目之一。《三进士》演绎了苦母寻子的故事,以曲折情节叩问孝道,全剧在古本故事的基础上,保留原有情节框架,创新了舞台呈现,使舞美、服化更具审美吸引。
  该剧目由国家一级演员、第1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梁素梅,国家一级演员、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获得者黄俊成,国家二级演员姚艳、何惠临,优秀青年演员刘希瑛、梁伟达等担纲主演。
  此番南方戏曲汇演是南方优秀戏曲艺术作品在北京的集中展示,共有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10个省区市的16台剧目参演。(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30 14:52:43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
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