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黑龙江日报记者马一梅 赵辉
“我们幼教中心除了在日常通过游戏引导孩子们成长,还专门开设了蒙氏数理课、科学探索课、乐高百变工程等课程,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科学思维。”说起办学的理念,绥棱林业局幼儿教育中心园长佟艳秋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近期,黑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落户绥棱林业局幼儿教育中心,它也成为全省首家被授予科普教育基地的幼儿机构。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他们多年来坚持探索科学的教学理念,增设科学的教学设施,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绥棱林业局,这个以打造文化品牌为己任,局址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的林业局里,科普、文化存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科普活动寻常见
镜头一:“这是红松,这是水曲柳、这是樟子松……”暑假里,来自绥化市的小学生于加东,第一次知道了那么多树的名字,这都得益于他们一家在绥棱林业局植物王国上的“一堂课”。
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的绥棱林业局植物王国,除了田园的水车、美丽的森林女神雕像,更为园内植物挂上了“名牌”,方便大家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这也成了像于加东一样的小朋友的植物学“课堂”。
镜头二:“房子全用木头盖”、“大肚子锯两头拽”、“树墩蒙红大家拜”,说起林区的这个生产生活特色,在绥棱林业局几乎是妇孺皆知,而这离不开他们的街道文化,得益于绥棱林业局的民俗文化一条街建设。这条街上不仅有用大理石雕刻的林区“老”生活写照,“新”生活特色,他们还用剪纸艺术,展现出绥棱林业局在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创造的系统内、省内甚至全国范围内的“50个独有”。走在民俗文化一条街上,越来越多的人更加了解了绥棱,了解了林区。
镜头三:朗朗的读书声,古装打扮的“学童”,每一个看到这一幕的人都不禁莞尔,不过在绥棱林区孔子学堂,都是认真严肃的事情。学生们在这里学习国学常识,了解二十四孝小故事,以及林区新二十四德故事,丰富着自己的世界观。
在同一栋楼里,还有青年创智空间,吴宝三文学馆,绥棱林区走进科学馆等一系列科普文化展馆,在绥棱林区,科普、文化的“充电”场所,并不鲜见。
举全力抓好“基础工程”
在绥棱林区,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林区转型发展、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强大动力,坚持开展科普活动,着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被看做是林区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工程。
他们不仅将科普工作写入每年的《行政工作报告》进行安排部署,还专门成立了绥棱林业局科学技术协会,下设组织、学术、科普、专家咨询4个委员会和经济、教育、森林旅游等19个专科协会。让科普做到工作总体有规划、发展有目标、工作有制度、活动有组织、办公有场所、实践有基地、成果有展示。
在科普资金投入上,仅今年上半年,他们在科技宣传教育、培训讲座,修建职工书屋、创智空间、中小学环创、购置图书和科普器材等投入资金就达60多万元。目前,全局人均科普经费达到10.5元,远高于全省预期的人均1元钱标准。
此外,他们还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分众式、分层式、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带动了林区人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的提升。
在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通过举办青少年科技发明大赛、科技夏令营、科技体验和开设科普知识讲座等活动,全面普及科学知识,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创新意识,促进学习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整体提高;开展各类劳动竞赛,举办了科技之冬、科技宣传周、送科技进林场等科普宣传活动,为全局职工群众开展特色养殖,黑木耳栽培、水稻、冬小麦、北药等技能培训;在林区电视台设置了科普栏目、《新林城》报纸开辟了科普专栏,影视制作公司推出了科普影视、陆玖玖旅游社开辟了儿童科普旅游线路,做到了科普知识进机关、进校园、进林场、进社区、进家庭;街道办事处利用社区大讲堂和文化站,定期举办安全消防、法律法规、医疗保健、文明礼仪、家政服务等讲座。同时,先后组织社区居民到哈尔滨、佳木斯等地参加电子商务、养老护理、育婴知识、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2000多人次,全面提升了居民就业创业能力;对领导干部他们采取内培和外训相结合的方式,定期进行系统培训。在任职考察和年度签订责任状中,强化科学素质考核。
加速科技转化进程
绥棱林业局在坚持打造文化绥棱的同时,还把科技创新与林区社会各项事业深度融合,致力于用科技改变林区面貌,助推振兴发展,加快全面建成林区小康社会进程。
他们实施了“五型城市”发展战略,着力将绥棱林区建设成为充满大爱之城、旅游魅力之城、浪漫童话之城、青年创业之城、休闲养老之城、科技普及之城,让林区人民共享科技创新成果;他们形成了以局址4A级旅游景区为代表的旅游产业,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文化产业,以幼儿教育中心为代表的幼儿教育产业,以黑猪、白鹅、蜜蜂等为代表的生态绿色养殖产业,以土地为依托的现代农业产业,以青年创业者联合会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产业。这六大产业,2015年实现产值7.04亿元,占林区产业总产值的55%;他们鼓励不断推出新产品,德志木业公司积极研发新概念产品,产品远销新加坡、韩国等地。幼教中心编撰了《科学探索活动设计》等5大类12种教材,形成了国内独有的教材体系;他们以龙江文化产品交易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互联网+旅游+文化产品+林副产品+林工产品相互促进的交易平台。实现在线文化企业1000多家,开发文化创意产品近万款,“青年创业者联盟”的网店达600多家。
在城市管理上,他们实行了公园化、基地化、精细化、人性化、民主化、数字化、系统化、品位化、开放化、规范化的“十化管理法”。在社区居民治理上实行了社区自治、小区自治、楼宇自治、单元自治“四个自治”,把局址划分88个网格,将辖区内人、地、物、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内进行管理,使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各项工作更加高效运转。实现局址范围内小区无垃圾箱,墙体无小广告,空中无光纤电缆,公共场所无乱摆地摊,室外无传统公厕,街道路口无烧冥币,居民住宅无板杖子,机关单位(学校、看守所除外)无大门的“八无”绥棱。
如今,绥棱林区人越来越多地享受着科普、知识给生活带来的变化与方便。绥棱人,正在因为科普而更加有文化。
来源: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