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员工读书搞革新,新技术被人“拿”走之痛
(谁“拿”走了矿工的技术革新技术?)
【蒲德贵 张明英 图文】
“咔嚓!咔嚓!”一阵快门声响过之后,一名不知姓名的“取经者”消失的无影无踪,连一句谢谢的话都没有。2月1日,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抽放队维修工杜贤义回忆起1个月前发生的一幕,一脸无奈他对岗位读书搞技术革新的项目被莫名其妙的人拍照而不解。
从不明者拍摄维修工技术革新成果事件看,杜贤义通过工余读书成才,花了不少的心血,动用了不少心思改进的成果,却在一阵闪光灯的照耀下,技术被他人转移,令人痛心,更令人不解的是产业工人在维修中读书实现“创新、创造”的成果真的一文不值吗?
见证不明者拍摄杜贤义技术革新项目,该矿机电总工程师范应恩对此事件也不理解,维修工杜贤义业余时间读书,提振技术下功夫,花大力气搞出的革新技术,被一些不打一声招呼,上门“瞧”一眼,“拍”几张图片占为己有,不是一次两次的行为,对伤害维修工劳动创造积极性而更不理解。
今年元旦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走进基层,慰问产业工人中,传递了2010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的希望,产业工人必须走创新、创造工作,走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道路,中国经济“再保”才有望实现。
国家《专利法》规定,第二条,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第六条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维修工对设备革新技术算不算专利尚无定论,
在中国产业工人中,有数以万计的维修工通过岗位读书,对设备的运用实践,查找使用缺陷,技术革新的项目也不少。由于《专利法》对“革新技术”没有明确的界定,导致产业工人的“知识产权”难以得到保护。
从维修工杜贤义技术“革新”项目被他人“拍”照占为己有,如果中国产业工人的“知识产权”继续得不到保护,最终伤害的是产业工人在自主创新、创造工作中的积极性。
当前,中国走“自主创新”被叫响,提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产业工人在岗位读书中的劳动创新、创造技术“革新”项目继续被他人不明不白“拿”走,新一年,中国经济要实现“再保”将成泡影。
图片说明:
蒲德贵100202-1:维修工杜贤义工余读书搞技术创新改进技术缺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