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5|回复: 1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发表于 2016-10-4 23:00: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人民日报 》( 2016年10月04日   01 版)  关键词:弘扬传统文化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如何才能做到?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以为,文化机构应该突破“循规蹈矩”的管理和活动方式,保护之余,要注重挖掘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用轻松、生动、亲切的方式展示和解读,与观众的期望互动,从而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

  通过立体布展让陈列展览活起来、研发文化创意产品让历史文化活起来、借助新媒体力量让传播方式活起来——这是故宫博物院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近年轻人、走向未来的实践探索。

  今年5月,《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出台,将文化创造、文化创新、文化创意提到了一个新高度,文化文物单位的文创产品研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与此同时,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开发的“康熙御笔之宝”“天下第一福”等品牌、国家博物馆的“国博衍艺”“文创中国”系列,也都日益深入人心。

  在我国的广阔大地上,蕴藏着相当丰富精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年来,我国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活态传承”“生产性保护”等一系列宝贵经验。

  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关键是“人”。2014年起,文化部陆续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工作。全国已建传习所、展示馆8720余所,在把文化资源分享给公众的同时,带动了非遗传承人群队伍的迅速壮大。去年,文化部又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委托23所院校开展非遗研修和普及培训工作,帮助非遗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提高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

  古籍的保护、揭示及利用工作也取得了重要成绩。2013年,我国开始组织推进全国2000余家古籍收藏单位全面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完成200万部古籍的登记;启动了“中华古籍数字资源库”建设,开展了国家珍贵古籍数字化等项目,完成数字化古籍超过2万种。借力国家数字图书馆,人们可免费试用数字化古籍资源,感受古籍的深沉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5 10:15:10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
王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