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警惕读书学习的六大误区
马兵
近年来,有的企业重视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开展形式多种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成效显著;有的企业读书学习理念仍显陈旧,员工了解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技术的读书学习机会较少,技能等级提高慢;有的企业读书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一些员工的技术和经验,仍停留在陈旧的设备上和习以为常的老思维中。针对读书学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笔者以为应着重解决以下六大误区:
误区一:员工自然会胜任工作,没有必要读书学习。虽然现在读书学习之风日益昌盛,但有些企业管理者更多的将精力放在安全生产、技术、销售和质量管理等方面,读书学习在企业中没有正确的定位。他们甚至认为员工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积累经验,在同事的帮助指导下也会胜任工作。
误区二:效益好时不需要读书学习,效益不好时无钱读书学习。有些企业管理者认为效益好,说明员工具备了参与竞争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应抓紧时间为企业创造利润,不需要读书学习;而当效益不好时,为了确保企业生存和长远发展,应该不断节约成本,支付大笔读书学习费更是不明智的做法。
误区三:优秀员工不需要读书学习,平庸员工就是读书学习也无用。有些企业管理者认为优秀员工本身就是人才,经验丰富,技能高超,不需要也没有时间来读书学习;而平庸的员工,即使投入资金和时间来读书学习,也不会起到良好的效果或根本没有效果。
误区四:读书学习是花钱又费时的工作,投入较大,回报未知数。有些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资金实力逐年下降,面临的竞争压力大,读书学习花费对于他们来说是重要的投资,而且回报未知数,所以宁愿多花资金和时间在人才使用上,也不愿意投资于员工读书学习。
误区五:花了钱读书学习,期望迅速得到高回报。有些企业管理者容易在面对困境时把读书学习当作“快餐”,希望通过一两次读书学习就能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面对的问题,而这种不合理的“高期望”往往带来“高失望”。
误区六:读书学习是为他人作嫁衣。这是企业界最常见的误区,也是影响企业解决读书学习矛盾的主要因素。有的企业员工流动性大,有时候实施读书学习不仅无法收回投资,而且还为他人甚至竞争对手增强力量,所以有的企业对读书学习讳莫如深,宁可保持低绩效现状也不愿意让员工读书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