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65|回复: 6

(跟贴975期)解决工学矛盾,关键要找到软肋

发表于 2010-2-3 14:41: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解决工学矛盾,关键要找到软肋
                            刘海林
  提高职工的业务能力,关键要抓好班组职工的日常学习,但是如何解决工学矛盾和提高学习效率呢?2月2日,笔者向月山车站的三位班组长进行了采访。
                     内容上化繁为简,突出实用性
  调车组属于室外工种,而且是单人作业,对个人的业务能力和掌握的知识面要求较高,如何才能解决工学矛盾、让职工们不断地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呢?笔者在当天上午采访了待王站第五调车组的调车长于文成。
  他说道:“作为生产班组,大量的时间在从事生产活动,学习的时间有限,如果休班时间组织大家学习的次数多了,职工就会有意见,而正常的工作间休时间又比较少,所以组织业务学习时,在内容上要进行筛选,把繁杂枯燥的业务知识通过一定的方法变成简单易懂的内容,循序渐进地让职工全面掌握。”
  “比如在作业时,经常会用到调车手信号,而股道号码和联系用的手信号共有几十种,容易混淆,怎么办呢,我们就编了一套手信号操,配合着顺口溜,既调动了职工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只要工作不忙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一段,工学矛盾自然就解决了。”
  于师傅在组织班组职工学习时,在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上化繁为简,突出实用性,有效地解决了工学矛盾的问题,同时,他还专门做出了学习计划,对各个时间段的学习内容做了安排,确保职工们的业务能够全面开花。
                    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学习效果明显
  结束待王站的采访后,笔者又来到直通场运转车间商检指导汤双来的办公室,对他进行了采访。商检员的工作职责是对货物加固是否牢固、是否偏载、铅封是否完好等进行现场检查,在谈到工学矛盾的问题时,汤指导说:“组织职工集中学习是一个重要的方法,但往往这样学习的效果并不好。”
  “应该把日常作业场所变成一个大课堂。比如说,判断货物是否偏载,你在学习室内讲三遍,不如在工作中遇到这种情况时给大家讲一遍,这样做不但让职工知道标准是什么,同时也让职工知道了怎么干才能发现问题。百言不如一行,让职工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汤指导把工作与学习良好地结合起来,不但不存在矛盾,反而相辅相成,让职工们为干而学,为学而干,起到很好的实用效果。
                      创新方法,把后进职工推上讲台
  “向施工封锁区间开行路用列车时,列车进入封锁区间的行车凭证为调度命令。该命令中应包括列车车次、运行速度、停车地点、到达车站的时刻等有关事项……”
  下午3时30分许,笔者来到月山运转车间接发列车演练中心,值班员安江涛带领行车组的职工正在认真地听助理值班员赵宝信讲课。笔者轻声问安师傅,这位讲课的师傅一定是班组的业务尖子吧?安师傅介绍,赵宝信今年43岁,并不是班组里的业务尖子,恰恰是典型的后进职工。
  看到笔者惊讶的表情,安师傅说道:“在很多班组,总是让那些业务好的职工给业务差的职工讲课。但是,若把业务差的职工推上讲台,指定一项内容让其备课,为了不在讲台上出丑,他就得想方设法地去备课,这些职工不但把规定的内容学习好了,还会主动学习相关知识。采取这种业务学习方法,后进职工的业务技能就会大有起色。”
  安师傅变换思维方式,把后进职工推上讲台,给后进职工压担子,让其从被动听课变为自觉学习、为大家讲课,有了学习的激情,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在无形中解决了工学矛盾这一大难题。
    采访结束后,笔者深有感触:工学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关键是要根据班组工作性质,找到问题的软肋,量身打造一套学习方案,定能将工与学由“冤家”变“亲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3 14:41:57 | 查看全部
请老师批评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3 15:13:2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3 17:51:57 | 查看全部
谢谢邢老师,请多提宝贵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3 18:23:2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3 20:43:28 | 查看全部
工学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关键是要根据班组工作性质,找到问题的软肋,量身打造一套学习方案,定能将工与学由“冤家”变“亲家”。
说了等于没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4 08:31:36 | 查看全部
谢谢牛老师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