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10-8 13:03:37
|
查看全部
【案例】
王老吉:把握住客户的隐性需求
王老吉号称中国第一罐装饮料。它是为数不多、能够战胜可口可乐的品牌。在全世界这么多的国家中,可口可乐基本上是罐装饮料的第一名,而王老吉在中国却能在可口可乐的天下中冲出一条生路。
①怕上火,喝王老吉
王老吉赢的核心原因是一句经典的广告语:“怕上火,喝王老吉。”这句经典的广告语背后,其实是源自于王老吉对于目标顾客隐性需求的充分挖掘和成功定位。中国人对上火有着非常清楚的概念,中国人一提上火,大家都能够理解。
老人会上火,小孩会上火,男人会上火,女同志也会上火。王老吉的广告里有很多场景来暗示人们会上火——熬夜会上火,所以它的广告语叫“越夜越美丽”;看足球的时候会上火,尤其看中国男子足球的时候,更加上火,这个火大得不得了;我们吃辣的时候会上火,现在全中国人民都在吃辣,我们吃完辣椒会上火;夏天天气炎热会上火;冬天天气干燥会上火;我们心情压抑会上火;心情太好好像也会上火……随时随地我们都可能会上火,这就使得王老吉的销量大增。
②两个公司运作
王老吉也非常有趣,其实它是两个公司在运作,一个是加多宝公司运作的罐装的王老吉,这是战胜可口可乐的产品;另外一个是盒装的传统的凉茶版的王老吉。王老吉找到了人们怕上火这个定位以后,罐装的王老吉做了很多调整,比如罐装王老吉定位的是饮料,所以它口味偏甜,可以反复喝,一次喝好多瓶也无所谓,也不会有上厕所,拉肚子的感觉。但是盒装版的王老吉是偏苦的,有治疗上火的作用。
③挖掘客户需求,定位产品
它通过对客户需求进行挖掘以后,再来定位它的产品,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王老吉的成功,不是因为它的广告做得凶,也不是因为它在汶川大地震以后做的市场营销的推广,而是因为源自于它对于客户隐性需求的精准把握。
过去我们喝饮料,满足了的要么是解渴、要么是清凉、要么是提神,而王老吉告诉我们喝饮料可以预防上火,这就是它找到了一个隐性的核心需求,而这个隐性的心需求,在中国是最有针对性的。这样一种隐性需求,也就构筑了竞争的门槛。我们觉得王老吉的凉茶,预防上火是很合理的,而可口可乐要来这里跟它来竞争是很难的,这不符合大家的认知习惯。
4.需求创新——客户的隐性需求
对客户隐性需求的挖掘和把握,是商业模式成立的一个关键中的关键。
50%的时间用于研究客户
我们必须花50%的时间研究客户,与客户在一起,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客户每天都在考虑什么问题?什么让他们头疼甚至睡不着觉?他们的时间、精力、资源如何安排?他们期待着什么样的服务,哪怕还只是一个不清晰的、一闪而过的念头?他们时常在抱怨什么?而这一点是很多企业家、管理者严重疏忽的。我们一说到跟竞争对手的时候,每个企业家就两眼放光,想知道人家到底是怎么干的。但是当我们一起讨论客户的时候,大家都抬不起兴趣。
把客户当成父母
我们经常讲客户是上帝,这句话是个最大的误导,因为在中国人的概念里面,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上帝,如果你说客户是上帝,往往意味着你蔑视客户。我们中国人应该把客户当做父母,这点我们还有比较深的概念。我们既然花50%的时间跟客户待在一起,或者模拟客户去思考问题,这是我们商业模式创新的源泉和关键所在。 
挖掘客户的隐性需求
其实在任何一个领域,隐性需求的空间都是巨大无比的,中国市场经济的时间还比较短。这种短,不仅体现在我们的机制还不够现代化,更多是体现在我们还有大量的隐性需求是没有被满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