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171|回复: 0

[社会] 卖地生财的模式不可取

发表于 2010-2-3 20:53: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月7日发生的暴力征地案,使江苏邳州这个县级市持续承受世人目光的审视。据媒体最新报道,邳州暴力征地的背后,存在大量耕地被违规占用的事实,如行政中心仿“中南海”,把基本农田改为耕地、耕地改为荒地,甚至将农田和耕地伪造成建设用地,将水泥路、在建工地伪造成农田和耕地,欺骗国土部遥感卫星监测。

  一边是大量耕地被“巧妙”吞噬,一边是强行征地、拆迁成为“家常便饭”,这些不良现象,从反面透露了邳州实现“洼地崛起”的秘诀:“化土成金,卖地生财。”由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对经营性建设用地全部市场化运作,优先建设好周围基础设施,造就了黄金地段,提升土地价值后,挂牌出让。这样的生财方式不仅为当地政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财力,也主导了当地的发展模式。据2005年的数据显示,邳州城建对GDP增长贡献率达14.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一些地方,土地直接税收及城市扩张带来的间接税收占地方预算内收入的40%,而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占政府预算外收入的60%以上。由此可见,“卖地生财”促发展不是邳州的专利。

  卖地生财,这种发展如果不是建筑在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上,其带来的负面后果更为可怕。超出审批面积十倍、被当地人称为“邳州中南海”的行政中心引发广泛质疑;大张旗鼓招商引来的“凤凰”寥寥可数,并多以化工、焦化企业为主;各工业园区拔地而起,厂房鳞次栉比,真正开工的不足一成,1000多亩的厂区里长满荒草。邳州快速“崛起”光环下的这些阴影,恰恰从侧面说明当地发展还没有走出GDP拉动、形象工程、粗放增长方式等老路。

  从根本上说,“卖地生财”的邳州发展模式,是一种不科学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这不仅因为损害农民利益的征地是不可持续的,也不仅因为土地财政的收益是不可持续的,更因为在有限的资源能源面前,如此粗放低效的挥霍式利用是难以持续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