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马克思主义终极价值和话语权遇到的问题
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终极价值实现过程中的问题。看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不但要看其具体发展到什么阶段,更要看处于社会当中的人发展到何种程度,具体包括人的素质、人与人的关系等。从这一角度看,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终极价值在实现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三方面:一是态度不端正对马克思主义终极价值的实现设置了一定的障碍。这既是一种躲避问题的具体体现,也是脱离人民群众的表现;二是对马克思主义终极价值的僵化、教条化理解。在这一错误认识下,当马克思主义无法解决人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就会对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终极价值的误解与质疑;三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运动化和庸俗化。
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实现中遇到的问题。由于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设工作仍很艰巨,从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实现过程来看,主要存在下面几点问题。一是西方话语霸权对我国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传播进行打击。一方面,西方一直以来极力鼓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鼓吹私有制的合理和合法性,这些都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造成了一定的打击。另一方面,西方国家针对我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大做文章,甚至将一些政府管理问题上升到社会制度和话语权等层面。二是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弱化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三是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消极性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淡化。市场经济有着自身的盲目性,而正是因为其自身带有的盲目性使人民群众出现了信仰和思想上的危机。市场经济带来的是以自我为中心以及趋利性,这也为道德失范、物欲膨胀等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另外市场经济下利益群体多元化,利益分配不公等现象,也会导致群众对执政党的不信任,使得我国当前践行的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被淡化,进而无法发挥应有的规范作用。另外,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在践行过程中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还存在着民众思想复杂化的削弱以及网络负面效应挤压两个问题。
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终极价值及话语权的发展路径
“以人为本”体现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价值追求,共产党作为在中国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执政党,必须要将这种终极价值作为指导思想,在认识发展规律的同时深化和总结规律,以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将这种终极价值贯穿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当前正在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进行转变,不管是思维方式还是生存方式都在发生着变革,那么,在马克思主义终极价值和话语权的引领过程中,理论上来讲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从实践的角度来讲,需要贴合我国的发展实际,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实践层面上具体要从物质基础、政治环境、法治建设三个维度来塑造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终极价值及话语权。
首先,增强马克思主义终极价值和话语权实现的物质基础。发展生产力和完善生产关系是整个物质基础建设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那么在该过程中既要做到人民更好的利用生产工具又要保证劳动对象、人力资源等得到更好的开发及利用,另外,还要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其次,优化马克思主义终极价值和话语权实现的政治环境。马克思主义终极价值要实现以人为本就要消除腐败。纵观历史的发展,稳定性越高的社会防腐败的能力就越强,当前我国处于改革的深水区、处于发展转型期,旧的权利格局逐渐被打破,而新的权利格局还尚未形成,这样就无法保证新的权利格局能够有完善的制度保障,那么在这样的时期必然会存在腐败现象,党和政府所提出的一系列防腐措施也是从广大人民利益出发,为转型期出现的一些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思路。第三,完善马克思主义终极价值和话语权实现的法治建设。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对人民权利给予了明确的规定,所以从国家最高法律层面来看,做到了以人为本,而作为政府应该继续积极响应人民群众的需求,构建公民文化,加强法治建设,依法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