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0|回复: 0

[书意] 蒋玉巧:第三只眼

发表于 2016-10-10 10:54: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第三只眼
                                     蒋玉巧
   我15岁,也就是读高一的那年,父亲的同学A来我家玩。父亲特别开心,把我拉到A的身边说,老同学,这是我的儿子天赐,认你做干爹,如何?
   A哈哈大笑,好!好!只要老同学不嫌弃……
   我一听就不乐意了,冷着脸说,爸,叔,我还有事呢。说完甩开父亲的手,径直去了书房。
   A一走,父亲黑着脸走进书房,天赐,你知道A是什么人吗?人事局的局长!他肯认你做干儿子,那是求都求不来的好事,你……
   我不耐烦地打断父亲,别说是局长,就算是国务院总理,我也不稀罕!
   你……你……我看你是少了一只眼看事情……
   我不懂父亲的话是什么意思,懒得跟他争辩,闷着头一言不发。父亲说累了,也就闭嘴了。
   事情过了大约一周左右,父亲说要带我去配一副眼镜,我说我眼睛不近视、不远视,也不散光,好得很,配什么眼镜!可父亲不管我愿不愿意,硬是扯着我去配眼镜。我怨父亲太霸道,可又斗不过他,只好由着他。心想,配吧配吧,反正我不会戴的,看你怎奈我何!匪夷所思的是,父亲给我配的所谓的眼镜,两个镜框里是空的,根本没有镜片!连接两镜框的梁上,却有一个圆溜溜的东西,一动它就咕碌碌地转,像球更像眼睛。
   我死活不戴,理由是戴上眼镜就变成三只眼睛的怪物了。
   父亲连忙说,不会的。戴上眼镜,别人不会笑话你,反而会更喜欢你。不信你试试。如果戴上眼镜遭到别人的讥笑,那时我不再强迫你戴,好吗?
   父亲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也不好再拂他的意,于是,我很不情愿地戴上了眼镜。果如父亲所言,我戴上眼镜之后,一向很不喜欢我的班主任、班长突然对我有了好感,直夸我近段思想境界有了突破性的飞跃,还一个劲地让同学们向我学习;还有邻居,亲戚都夸我聪明懂事,将来肯定有出息。
   我尝到了戴上眼镜的甜头后,对眼镜的感情与日俱增,就算是睡觉,我也要搂着眼镜才会睡得踏实。
   大约一月之后,父亲的同学B来家里玩,B现在是C城有名的企业家,富甲一方。B一进家门,我特别兴奋,像个小女孩一样,拉着B的手,一口一个“叔叔”叫得特甜。
   B摸着我的头,夸我懂事有礼貌,比他的孩子强多了。
   真的吗?叔叔,我感觉跟你特别投缘,要不我认你做干爹如何?这话一出口,我自己也吃了一惊,以前我不是特反感认干爹吗?今天怎么……
   B走后,父亲一把抱住我,狠狠地亲了我一口,天赐,不,儿子,你终于会用第三只眼看待世界了!
   我不懂,认一个干爹,父亲至于这么激动吗?还有,第三只眼睛,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想问问父亲,终没有开口。
   B成了我干爹后,我变得特别爱打电话,每天可以不吃饭,可是绝不能不跟干爹通电话,那股亲热劲父亲见了直皱眉头。有一次我刚跟干爹通完话,父亲虎着脸跟我说,天赐,你这臭小子,你的眼里除了干爹,还有我这个亲爹吗?
   我嬉皮笑脸地说,爸,你要不喜欢我这样,就把这副眼镜砸了吧!我一边说一边取下眼镜递给父亲。
   父亲愣了片刻,随即换上一副笑脸,小子,跟你开玩笑,你怎么当真呢?你跟干爹关系好,我求之不得。
   三年后,我高考落榜。我哽咽着把这消息告诉干爹。干爹心疼得不行,连忙说,天赐,别难过,到干爹这里来玩,干爹带你散散心。
   干爹一家热情地接待了我,干妈也特别喜欢我,把我视为亲生儿子。干爹时刻把我带在身边,逢人便夸我聪明,会用第三只眼分析事物,看待世界,是个可造之才。干爹教我如何做生意,如何经营公司,经常带我参加公司的大小会议。
   第五年,我成了干爹的乘龙快婿,掌控着公司的命脉,每天前呼后拥,好不风光。
   父亲56岁那年从老家来看我,盯着我看了好一会,突然对我说,天赐,这副眼镜确实有一点怪,特别是中间梁上的那个圆溜溜的东西,看着特扎眼。现在你已经用不着它了,以后就别戴了吧。
   我吃惊地看着父亲,好半天才回过神来。笑着跟父亲说,爸,那点事就把你吓糊涂了呀!这眼镜挺好的呀,我很喜欢。我要一直戴下去,以后我还要把这副眼镜传给我的儿子。
   父亲迟疑了一下,长长地叹口气,眼中有一片深深的苍凉。

【杨晓敏鉴赏】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父母的责任可谓重大。自古至今,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为人处世,是一个永谈不衰的话题。《第三只眼》,另辟蹊径,寓深刻于荒诞风趣之中,借一则现代寓言,折射社会现实一隅,眼镜不过是一个道具,让抽象化的东西具象化了,对某些人的现代教育观给予一种辛辣讽刺。
   十五岁的少年,朝气蓬勃,心地澄明,不染尘埃。深谙处世之道的父亲,以成年人某种世故的思维方式,对孩子进行拔苗助长。一副有第三只眼的眼镜,寓意甚明,就是在孩子心灵上“催熟”,架起一个无形的风向标,也就是我们日常说的世俗目光。于是,孩童的本真世界被直接异化了,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逢什么人做什么事。孩子原本如璞玉浑金,不琢磨不成器,但遇到文中这样的父亲,这样的教育方式,儿子大有青出于蓝之势。由最初对“第三只眼”的抵触,到慢慢接受,再到乐此不疲地沉迷于其中,表示要一直戴下去,以后还要把这副眼镜传给自己的儿子。他的父亲悔之晚矣,悲从中来,感受到一种失落与苍凉。
   在寻常生活素材中写出新意,要有深刻的洞察力,注重外在形式的艺术表现力。该文隐喻生活中的不良形态,揭示人性的丑陋现象,运用夸张、对比、讽刺等写作手法,显得轻松好读,又寄寓遥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