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
   通常发生运动创伤后,人们会很疑惑,到底是使用热敷还是冷敷呢?具体使用何种方式治疗,需要根据损伤的种类来判断。 |
|
|
    急性损伤常由于突发的外伤引起(比如跌倒、扭伤以及直接撞击等),通常即刻发生疼痛。 |
|
急性损伤后,局部发生出血、炎症反应、肿胀以及疼痛,必须立即控制。此时即刻冰敷能够降低组织温度、降低代谢率和神经传导速度、收缩周围血管,达到消肿、止痛的功效。 |
|
|
根据损伤的面积及深度,冰敷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每隔2-3小时可再次冰敷。 |
|
|
急性损伤的最初3-5天内,一但出血控制,没有炎症进一步发生,可以交替进行冷敷和热敷。10分钟冷敷,然后直接10分钟热敷。 |
|
冷敷时血管收缩,转换为热敷后开放血管,大量的血液流入受伤区,有利于受损组织修复。 | 血液是供应能量和营养的重要因素,对于伤后组织修复有重要作用。 |
|
但在进行交替冷热敷之前,须先确保损伤局部已经不再出血。 |
|
|
慢性损伤通常没有突发的外伤,而是长时间后因为反复劳损和过度使用而缓慢起病。当然慢性损伤也可能是由于急性损伤后未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当发展而来。 |
|
热敷治疗一般应用15-20分钟左右,用热瓶子、热毛巾、热按摩或者市售的热敷袋进行。使用热瓶子之类的需要外裹毛巾或者衣服,防止热灼伤。 |
慢性损伤后通常使用热敷,帮助缓解肌肉紧张、减少疼痛、增加韧带和肌腱的弹性、增加局部血供。 | 运动前热敷慢性损伤处,可以帮助热身,增加组织灵活性和柔韧性。 |
|
|
如为慢性损伤急性发作、运动训练(包括术后康复中)后局部有肿胀不适应,可使用冰敷,可以帮助减少肿胀。急性反应控制后,才适用热敷。 |
|
[blockquote] |
1.并非所有慢性损伤都要用热敷,如系急性发作仍然首先使用冰敷; |
2.并非所有急性损伤都要用冰敷,早期肿胀、疼痛控制后可改用热敷; |
3.选择冰敷和热敷要根据情况而定,应在医生或康复师指导下进行。[/blockquote] |
|
冰敷有很多种方式,常见的有:冰袋(包)、冰浴、冰按摩、凝胶制冰袋、化学冰包、冷冻喷雾剂、冷冻袖套系统等。具体选择哪一种方式更为有效,要根据受伤的部位以及受伤的种类而定。 |
通常情况下,使用冰袋即可。制作方便,成本低廉,家中有冰箱都可以自行制作,通常将冰块和水以1:1的比例混合放在塑料袋中。 |
使用中可以在冰袋外裹一毛巾或织物,也可以使用弹力绷带包裹冰袋包扎于受伤处。冰敷一般维持15-20分钟,然后移开,恢复至室温20分钟左右。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继续冰敷,也可每隔2-3小时进行一次。 |
|
如果冰袋直接放在皮肤上时间过久会引起冻伤,皮肤和皮下组织(肌肉、神经和脂肪)会受损,有时甚至是永久性的损伤。有些部位比如肘关节、膝关节等处皮下组织较薄弱,神经接近皮肤,冰敷时更需要控制时间,以免损伤神经。 |
|
|
[table=100%,#ffff00]    使用热敷袋进行热敷是较为简便的一种方法。 | 热敷袋主要的生热成分有凝胶或小麦,使用时需要微波加热或者混入热水。然后外裹毛巾敷在受伤处,保证局部舒适感,温度不宜太高。通常一次热敷15-20分钟左右,根据医嘱调整热敷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