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20|回复: 25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

发表于 2016-10-12 09:23: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会是什么模样?“味道”能通过合唱被“听见”吗?一年一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踏着金秋桂子的浓郁芳香而来,色彩纷呈的舞台总是有惊喜。
  这就是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魅力——有着对经典的传承,更有令人惊艳的创新,新剧、新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新的传播方式,那些跃动的音符、舞动的身影是一个个活力因子,丰富着、塑造着城市,在不同文化碰撞中,在不断的艺术创新中,我们听见城市拔节成长的声音。
  年轻艺术家的创新激情被点燃。第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起到17年后的今天,艺术节的原创新作占比已经达到45%。通过“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暨“青年艺术创想周”,59名青年艺术家原创了50部优秀作品,不少作品走出国门,走上世界各大艺术节的舞台。
  城市文化生态体系更趋稳定、平衡。这里有上演经典剧目的大剧场、音乐厅,也有以戏剧产业为特色的现代戏剧谷,让戏剧融入都市人的生活节拍,在繁华的商业中心找到自己的位置;平民票价、街头巡演、艺术家进社区,在艺术与民众之间建立起纽带;演出、票务、商品、赞助、餐饮、宣传等等协同互动,艺术与金融、科技跨界合作,文化产业上下游之间有了更紧密的链接。
  “艺术的创造力是全社会各个领域创造力的先声。”艺术以其灵性滋润着人类的心智,回看人类艺术史,美术、舞蹈、音乐、建筑、雕塑等等艺术创造,无不饱含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想象和期许,对人与社会、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人们在艺术创造中探索、思考、转变观念,进而改变自己所处的世界。尊重艺术规律,激励艺术创新,宽容对待来自民间的新生艺术力量,包容各种先锋实验艺术以及艺术家对社会的敏感,直面艺术对时代的追问,这何尝不是深刻的思想解放?而历史告诉我们,人类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无一例外牵引社会文明巨大的进步。
  被艺术创新滋养着的城市,总是会显现出不一样的活力。
  英国伦敦东区曾被称为“城市伤疤”,在过去400年里,这片饱受污染的工业区被视为贫民区,是柯南·道尔笔下伦敦最危险之处。随着政府投入改造,一批批年轻新锐的艺术家们来到这里,发展创意工业,也推动着曾经颓废、落后的伦敦东区迈向现代化。
  南澳洲年轻的移民城市阿德莱德将艺术节搬进公园、街头、画廊、餐馆甚至超市,个人只需要一次表演或一件展品,都能注册参与,城市各个角落充盈着独特和创新,艺术创新活动促进着南澳洲欧洲文化、亚洲文化、土著文化的交融,使之成为全球最宜居城市之一。
  决定城市高度的不是摩天大厦。今天的上海也正经历着这样的嬗变。让我们一起走进金秋这一场艺术盛会,感受艺术创新的激越鼓点,也倾听城市拔节生长的声音。

       来自人民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2 09:54:48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吴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2 09:54:54 | 查看全部
问好吴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3 11:21:04 | 查看全部
学习了,感谢吴老师带来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3 11:22:28 | 查看全部
把美好的祝福送给你.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3 11:22:3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3 11:22:4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4 20:46:1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4 20:46:27 | 查看全部
学习了,感谢吴老师带来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4 20:46:4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