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52|回复: 0

<松下:企业是社会的公器>

发表于 2010-2-5 09:59: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简称为松下),前身是松下幸之助于1918年3月7日创立的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从起初主要生产简单电器插座的小厂,到20世纪3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无线电厂家、60年代日本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到如今成为经营家用电器、办公用电器、产业用电器等产品的世界著名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松下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辉煌之路。2008年10月1日,松下更名为“PanasonicCor-poration”,并把公司旗下的所有品牌都统一为“Panasonic”,寓意为“将松下的声音传遍全球”。
  创立90多年来,松下电器始终以“企业是社会的公器”这一理念来指导其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是社会的公器”,是1946年7月松下幸之助在一次业务工作会上提出的概念。松下幸之助认为,企业活动所需要的人员、资金、土地和物品都是公共的,也就是说,企业是社会托付给我们的,因此企业本身是社会的,是公器。既是公器,就应承担社会公共责任。讲究节能减排、讲究资源的循环利用,成为松下秉承的理念。
  2001年,松下制定长达10年的“绿色计划2010”。2006年2月,松下对原绿色计划2010进行修订,形成新的“绿色计划2010”,确立了“创造新的生活价值”、“绿色产品开发率”、“清洁工厂认定率”三大目标。
  “创造新的生活价值”。向世界提供环境友好的产品和服务,既提高生活质量,又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松下提出到2010年度“一户家庭防止全球变暖系数5”的目标,即与1990年相比,2010年的生活质量提高2倍,同时对环境影响要减少至1990年的0.4倍(每户家庭减排60%)。用公式表示,为“一户家庭防止全球变暖系数”=生活质量提高2倍/对环境影响减少至0.4倍=系数5。为早日实现相关目标,松下近年积极开展绿色创意之家项目建设。该项目采用松下的节能家电产品,并通过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蓄电池的组合,节省、创造、储存能源,以期终极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绿色产品开发率”。即绿色产品(GP)占该年度全部产品销售总额的比重。松下提出,到2010年其“GP开发率”应达到90%以上。为此,公司从1991年就开始实施从规划、设计阶段对产品环境影响进行事前评估的“松下产品影响评价”制度。根据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认定开发出来的是否为绿色产品(GP)。绿色产品又分为三类:一是GP,即以提高环境性能和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的的产品、服务;二是突出GP,即GP中达到行业第一的环境性能产品;三是超级GP,即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新潮流的产品。另外,松下还将引领事业发展的商品群称为“V商品”,这些产品必须符合黑匣子技术、人性化通用设计、环境友好三项条件。据统计,日本每个家庭年均耗电量中,待机耗电量约占7%,相当于电冰箱全年耗电量的一半左右。而松下开发的开关电源用半导体元件“IPD”根据电量进行间歇驱动,可使待机时的耗电量从以往的0.4W削减为0.07W。这一节能技术广受好评,公司为此荣获2007年度防止地球变暖活动环境大臣奖。
  “清洁工厂认定制度”。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为基础,对各工厂持续开展的节能、削减废弃物产生量、削减化学物质排放和转移量、有效利用水资源等降低环境负荷活动加以定量化,并进行认定。松下从2005年引入该制度,并提出到2010年度其清洁工厂认定率达到90%以上。
  除十分关注生产环节的环境保护外,松下还在物流领域广泛开展节能减排活动。2006年3月,制定了“松下集团绿色物流方针”,包括“改变运输方式”、“引进环保卡车”、“引进生物燃料”、“强化与环保物流事业者的合作”等内容。如由卡车运输向对环境负荷少的铁路、船舶运输转变。2006年底,将配货用的306辆小型卡车全部更换为混合燃料或天然气等燃料的环保型卡车,并计划到2010年度,将整个集团拥有的14000辆车全部更换为环保车型,2010年相对 2003年 CO2减排16%。
  2007年10月,松下又在“绿色计划2010”中追加了“环境战略”。从2008年2月起,松下集团员工开始佩带“ecoideas”(生态理念)环境徽章。以此为标志,松下将在从产品、工厂到员工活动等各个方面向所定环保目标加速前行。环境标识“ecoideas”所传递的基本信息是:松下集团在所有事业活动中均追求领先一步的环保。为此,松下将“保持收益稳步增长”和“削减环境负荷”作为两个主轴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并对所有经营场所设定明确的数值目标进行业绩考评,进一步加强有关行动力度。2008年1月,松下在达沃斯论坛上入选为“世界最具可持续性的100家企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