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双11"购物节来临的1个月,各大电商做着各种准备,迎接今天的"购物血拼"节,消费者选择在这一天购买心仪已久的商品,无非是想"占点便宜",但是在电商纷纷摆出诱人的价格,谁来为消费者把关商品的质量呢?
就在购物节前的10月12日,国内最大的家电线上渠道京东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和多家权威机构,共同发布了京东小家电准入标准和实施规则,旨在提升小家电行业准入门槛,推动行业品质升级,让消费者更加放心地买到高品质小家电产品。
从家电销售的情况来看,用户在关注电商平台的品牌和品类的同时,更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已经相当成熟稳定的大家电市场,小家电品类繁杂,市场准入门槛较低,产品品质良莠不齐,消费者很难分辨品牌和产品的优劣。
小家电与消费者的生活细节联系十分紧密,小到电动牙刷大到电饭煲,如果产品频繁出现问题,消费者不仅会对电商平台的品质的信誉提出质疑,也会给生活平添烦恼。
事实上,小家电的准入是有相应的国家标准的,但是还是有不少品牌不严格执行甚至不执行,上市销售产品与送检产品不一致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对于消费者的利益是极大的损害。
为了改变这一市场乱象,避免对消费者造成权益上的侵害,京东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通过努力提高小家电销售准入门槛的方式来净化市场环境,为消费者提供更为放心的购买环境。
除了发布准入标准,京东还联合十余家权威检测中心全程参与检测,通过完整的送检、抽检机制和处罚措施,在“双十一”前严格把控小家电品质,为消费者打造最为放心可靠的高品质小家电购买平台,推动小家电行业的消费升级。
联合权威扭转乱象
京东家电事业部总裁闫小兵表示,“电商应通过联合国家权威机构提高小家电的准入门槛来扭转乱象,努力淘汰那些原本依靠市场信息不透明和区域发展不平衡而得以存活的山寨品牌和低质产品,推动小家电行业的品质升级,为消费者营造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小家电购买渠道。”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程秀芹副主任表示:"明确小家电准入标准及普及行动是国务院《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的具体落实。通过电商与权威机构的密切合作,筑好小家电产品质量防线,提升产品品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品质的产品选择,促进消费升级。"
提高门槛严控品质
现行小家电适用的强制性标准有安全标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和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标准等。除能效标识是国家强制要求在指定的检测认证中心检测或认证并贴标才可以销售外,其它标准通常只要求厂商自律自检。
通过提高小家电的准入门槛,对产品品质的把控,可以遏制生产厂商钻法规空子甚至有法不依的不良现状,保障消费者的利益,让消费者真正能够放心消费。
全程检测杜绝隐患
除了提高小家电的准入门槛,还要联合权威检测机构,以抽检和送检的方式核查厂商和产品资质,以确保所销售的小家电产品全部达标。
家电产品的送检都由制造企业向检测机构送检,客观上存在送检商品和上市销售商品不一致的情况。
应通过抽检机制,对产品和品牌进行检测,持续提供严格的质量保证能力。对于抽检不合格的产品和品牌,应采取下架、整改、产品召回等方法,甚至与之停止合作并公示。
扶优汰劣消费升级
联合权威机构制定小家电准入标准,有利于行业和厂商的健康长远发展,所形成的市场洗牌效应则可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
目前小家电行业正处在高速发展期,新兴品类层出不穷,引入国家权威检测机构将品质管控前置,严格的准入标准符合供给侧改革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国家大政方针,对于行业洗牌和厂商的优胜劣汰都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品质提升让消费升级落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品质的产品选择。
来源:中国企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