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不少青工认为:工人以干好本职工作为首选,读不读书得看我有没有兴趣。事实证明,不能及时补充知识就做不好本职工作
读书到底为了谁
【老话新题】
■ 滕福生
经过4天的紧张施工和新老计算机系统的幷机运行,2月1日,徐州北站现车管理信息系统由1•0 系统成功切换至2•0系统。新系统的运行,将使车站的运输组织更加有序,各种基础数据更加准确、完善。
可新系统上马后管理者们发现,平日爱学习、爱读书的职工经过前期的简单培训后,很快就掌握了操作技巧;可那些平时提起读书学习就打瞌睡的职工,却无法适应,不会操作,车站不得不重新组织他们“补课”。“不读书真的要被淘汰了!”重新上岗的站调助理员张欣觉得在同事面前有点抬不起头的尴尬:“我平常沉溺于‘偷菜’,操作时洋相百出,太丢人了!”他说。
有人说,读书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出路。也有人说,读书不如拥有一技之长重要。听上去似乎都有道理。徐州北站全国劳模吴瑞桐只是个文革时期的初中毕业生,入路后,为了补上缺失的文化课,他坚持边查字典边读书,在艰苦的学习环境中,凭着坚韧的毅力,练就了一身过硬的职业技能,担起了带领班组争先创优的重任。江苏省劳模马健文化也不高,但他忙中不忘学习,并能把书本上的东西科学地运用到安全生产的管理当中,也成了出色的班组长。其实,无人不明白读书求知的道理,但在老三届们所处的时代,读书无疑就成了奢望。在“跟着星星起、伴着月亮归”的艰苦岁月里,他们何尝不想读书,何尝不想掌握更多的知识,何尝不想用“知识改变命运”?但苦于时代诸多的“局限”,也就只能“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读书应是自觉的行为,也不是一件难事。但重要的是得先弄清楚,读书到底是为了谁?往大了说,是为国家经济的振兴,往小了说,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及家庭的幸福。因为读书是每个人汲取精神营养、完善自我的必经之路。世界的本身,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社会、把握人生,造就丰富的精神世界,从而高质量地为国家、为企业、为家庭、为个人创造物质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