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有哲人说:播种一个习惯,就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就会收获一个命运。
知识能够改变人的命运,读书是获取知识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培养读书的好习惯,是一件能够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事情。但是,好的习惯不是说来就来,说有就有的,而是后天努力培养的结果。
拿读书来说,这种习惯也是需要培养的。西方有句话叫做:习惯要靠习惯来征服。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这样那样的习惯,这些习惯,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因此,能否以一种好习惯来征服坏习惯,决定着我们的成败,决定着我们的命运。
把读书作为习惯,需要极大的毅力。如今,现实生活中的诱惑太多,容易使人心浮躁,左顾右盼。就拿班组职工来说,平时上班累,下班睡,节假日牌局多,饭局多,应酬多……因此,不静下心来,不沉下身来,就无法养成捧起书卷的习惯,也就无法在书香中放牧心灵,陶冶心智。南宋著名文学家、藏书家尤袤在他的《遂初堂书目》序中说:“饥读之以当肉裘,孤寂读之以当友,幽忧寒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习惯?古人的这种境界,当让我们不少人汗颜。
读书,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而是想不想的问题。只要愿意读书,总能够挤出时间。古人就有“读书三余”论,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如今,也有人归纳出“读书三上”论,即:车上、厕上、枕上。“三余”也好,“三上”也罢,提倡的就是读书精神和学习习惯。现在我们有的是双休日,加上节假日,休闲时间并不少,只要愿意读书,何愁没有时间呢?
说起读书,有人把读书看成消遣,有人把读书当作爱好,有人把读书当作进步的台阶……无论出于何种想法,只要喜欢,只要坚持下去,慢慢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有滴水穿石的功效。事实上,当读书这种兴趣经岁月的砥砺成为习惯时,我们个人的命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
如果说一个人的读书习惯折射出的是个人的精神追求,那么,众人的读书习惯反映的则是一个时代和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可以设想一下,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能有多少发展潜力。而且爱书的程度,与其治国出色的程度是同等的……看来,读书求进步,长本事,中外古今亦然。
生有涯,学无涯。要构建和谐企业,要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均需人文精神支撑,而人文精神的培养,离不开读书学习。
让读书学习成为班组职工的一种习惯,让读书学习成为企业的一种风气吧。
(作者:黄孝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