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76|回复: 55

亲疏 · 淡然——师徒关系的变与不变(中)

发表于 2016-10-16 10:31: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天,传统师徒制还有存在的必要和空间吗?师傅还愿招徒弟、还能招到徒弟吗?师徒制的内涵、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师徒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和情结?在当下和未来的生产工作、创新创造中,师徒制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今日,钟鼓君继续推出“技艺传承,师徒关系的变与不变”纵横谈,与诸君共享,顺祝各位周末愉快。

没了亲情的师徒,像少了润滑剂的齿轮

文/陈 华
            
●规模化、程序化、市场化的师徒,由于缺少了从前温馨的、家庭式的、手手相传的氛围与机缘,难免会发生诸多变化。

●以技艺传承作为纽带构建出的师徒关系,无论遭遇怎样的现实环境的变换,其类似于血缘相亲的基因不会发生突变。


曾几何时,能被人叫一声“师傅”,是一件何等荣幸的事。

能当师傅者,必怀有常人所不具备之技能。正因此,在农村,但凡能称得上“匠”的,如木匠、瓦匠、篾匠、石匠,都会被尊称为师傅。

师徒关系从确立的那一刻起,就转换为类似于长辈与晚辈的关系。晚辈要尊敬和孝敬长辈,徒弟也须尊敬和孝敬师傅。

一个师傅会带若干徒弟,徒弟总有一天也会成为师傅,于是同一师傅名下,也会有代际和辈分的区别。师傅、徒弟、徒孙、师兄弟,犹如一个大家庭中的老老小小,其乐融融。

师傅对徒弟不能不严,即便体罚也能广受道义与舆论支持。当然,师傅也会倾其所有教会徒弟本领,希望徒弟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jpg

前不久,在安徽歙县看了一次徽墨制作技艺大赛。比赛的选手大多比较年轻,年老的师傅则担任裁判。看到赛场上的徒弟动作稍有生疏或者不规范,师傅们竟忘了自己的裁判身份,迫不及待地现场指导起来。言语激烈之处难免让徒弟难堪,不过徒弟们都毕恭毕敬、洗耳恭听。

如今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其实师傅对徒弟也差不多有同样的心理期待。在朝夕相处的岁月里,师傅徒弟之间自然多了很多非血缘关系却胜于血缘关系的亲情,少数的师徒直接转化为家人或亲戚——小说中,徒弟娶师傅的女儿作媳妇的情节,很是常见。

在现今的大工业时代,“手把手”的技艺传承方式逐渐退却。师傅成了职业技术学院里的讲师、教授,徒弟则成为冲着某个“本本”而去的院校学生。

当徒弟成为铁打的营盘里流水的兵,当学习师傅本领的机会成为被明码标价的商品,师徒关系较之从前也会刻上浓厚的市场化痕迹。规模化、程序化、市场化的师徒,由于缺少了从前温馨的、家庭式的、手手相传的氛围与机缘,也难免会发生诸多变化。

2.png

教师节前,我收到了好几位近20年没见面的学生的短信问候,却没有收到最近几年我带的任何一名实习生的短信。细想之下,也正常。当年,我刚从师范毕业,还没成家,整天带着一帮小孩学习、玩耍,这种感情恐怕非一般师生所拥有。现在,我从事新闻职业,与实习生大多通过微信、QQ联系,平时极少见面,亲情自然无从谈起。

当带徒弟就像加工流水线上的产品时,我们如何能保证可以像生产商品一样“生产”亲情呢?不能不承认,没有了亲情的师徒就像缺少了润滑剂的齿轮,运转起来难免疙疙瘩瘩。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师徒之间本应相辅相成、荣辱与共。倾其所有、毫无保留给予言传身教的师傅会受到徒弟的尊重,学有所成甚至青出于蓝的徒弟也会让师傅感到欣慰和自豪。

以技艺传承作为纽带构建出的师徒关系,无论遭遇怎样的现实环境的变换,其类似于血缘相亲的基因不会发生根本的突变。市场经济持续强化,亲情或浓或淡,但师徒关系的伦理底线不可突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6 10:33:41 | 查看全部
既可亲如父子,也可清淡如水

文/李元程

真正有过师徒体验的人,最好的结局不过是一句“好孩子”般欣慰的感叹,或者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两不相欠般的承担与解脱。


说到师徒关系,我脑子里有两个印象最深。

一个是我爸当年在工厂带过五六个徒弟。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师徒如父子”,其中有欣喜也有失落。

爸去世前,我搀着已重病的他在家门口散步,与他以前带过的一位女徒弟打了个照面,那个徒弟当年一进工厂就当了爸的小徒弟,转眼之间也已人到中年自己当了师傅,看见我爸,她走过来,问了声:“师傅,您要多保重啊!”

我明显感觉到,徒弟对他的态度,让爸一下子松了一口气,随后,爸对着徒弟说了句让我终生不忘的话:“好孩子!”

11.png

另一个关于师徒的印象,是8年前采访中铁一局老师傅窦铁成,他徒弟孙晓峰讲的几件事。

“如果没有遇到窦师傅,我现在还只是一个干外线的工人。”孙晓峰现在是中铁一局电务公司供电分公司维修队队长、公司为数不多的高级技师。

孙晓峰告诉我,他第一次跟窦师傅学习,用钻头在铝板上打眼儿,一钻下去就打歪了。“钻头要直,心不要急,铝和铁材质不同,用的力道要有区别。”窦铁成就是这样一钉一锤地不仅教会了徒弟技术,而且教了他很多做人的道理。

9年前,一位老总看中了既能管理又能施工的孙晓峰,提出把他调进效益很好的高速公路管理局,开出了很优惠的条件。

干工程的人,常年漂泊在外,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少得可怜。当对方第三次打电话找孙晓峰的时候,他犹豫了,跟师傅说了这件事。“我师傅听完,低着头站在那儿,一句话不说。”孙晓峰明白,师傅既不能说让他走,也不能说让他不去。下午,孙晓峰把这件事回绝了。

跟师傅在一起16年,孙晓峰说自己没给师傅买过一包烟。“人说师徒如父子。我们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22.png


现实中,不是很多人能够为了一段师徒情,放弃触手可及的安定生活和工作前景。

这么多年过去,我有时候还会想,孙晓峰会不会对这个决定后悔?我也问过窦师傅,怎么看徒弟为了他留下来这件事?两个问题我都没有得到明确的回答。

现在想想,答案也没那么重要,人和人不论是以什么角色、什么方式相遇,过程怎样,结局总是一个分离——“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分离,同样有不同的角色和方式,不同的是中间有了时间,时间像水一样流过,或者说水经过了时间的陈酿,有了或深或浅的浓度,有的好喝一点,是杯美酒;有的刚猛一些,是杯烈酒,更有其他数不胜数的滋味,苦酒、酸酒,甚至是药酒、毒酒……

这样看来,真正有过师徒体验的人,最好的结局不过是一句“好孩子”般欣慰的感叹,或者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两不相欠般的承担与解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6 12:07:23 | 查看全部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7 08:00:28 | 查看全部
师徒如父子,此情要长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7 10:36:52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魏明东) 的帖子

感谢魏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7 10:37:03 | 查看全部
问候老师!周一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7 10:37:2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9 08:02:04 | 查看全部

回 6楼(羊君) 的帖子

谢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9 09:54:35 | 查看全部

回 7楼(宝石花的心) 的帖子

问候老师!周三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9 09:54:45 | 查看全部
专页有你真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