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可亲如父子,也可清淡如水
文/李元程
真正有过师徒体验的人,最好的结局不过是一句“好孩子”般欣慰的感叹,或者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两不相欠般的承担与解脱。
说到师徒关系,我脑子里有两个印象最深。
一个是我爸当年在工厂带过五六个徒弟。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师徒如父子”,其中有欣喜也有失落。
爸去世前,我搀着已重病的他在家门口散步,与他以前带过的一位女徒弟打了个照面,那个徒弟当年一进工厂就当了爸的小徒弟,转眼之间也已人到中年自己当了师傅,看见我爸,她走过来,问了声:“师傅,您要多保重啊!”
我明显感觉到,徒弟对他的态度,让爸一下子松了一口气,随后,爸对着徒弟说了句让我终生不忘的话:“好孩子!”
另一个关于师徒的印象,是8年前采访中铁一局老师傅窦铁成,他徒弟孙晓峰讲的几件事。
“如果没有遇到窦师傅,我现在还只是一个干外线的工人。”孙晓峰现在是中铁一局电务公司供电分公司维修队队长、公司为数不多的高级技师。
孙晓峰告诉我,他第一次跟窦师傅学习,用钻头在铝板上打眼儿,一钻下去就打歪了。“钻头要直,心不要急,铝和铁材质不同,用的力道要有区别。”窦铁成就是这样一钉一锤地不仅教会了徒弟技术,而且教了他很多做人的道理。
9年前,一位老总看中了既能管理又能施工的孙晓峰,提出把他调进效益很好的高速公路管理局,开出了很优惠的条件。
干工程的人,常年漂泊在外,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少得可怜。当对方第三次打电话找孙晓峰的时候,他犹豫了,跟师傅说了这件事。“我师傅听完,低着头站在那儿,一句话不说。”孙晓峰明白,师傅既不能说让他走,也不能说让他不去。下午,孙晓峰把这件事回绝了。
跟师傅在一起16年,孙晓峰说自己没给师傅买过一包烟。“人说师徒如父子。我们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现实中,不是很多人能够为了一段师徒情,放弃触手可及的安定生活和工作前景。
这么多年过去,我有时候还会想,孙晓峰会不会对这个决定后悔?我也问过窦师傅,怎么看徒弟为了他留下来这件事?两个问题我都没有得到明确的回答。
现在想想,答案也没那么重要,人和人不论是以什么角色、什么方式相遇,过程怎样,结局总是一个分离——“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分离,同样有不同的角色和方式,不同的是中间有了时间,时间像水一样流过,或者说水经过了时间的陈酿,有了或深或浅的浓度,有的好喝一点,是杯美酒;有的刚猛一些,是杯烈酒,更有其他数不胜数的滋味,苦酒、酸酒,甚至是药酒、毒酒……
这样看来,真正有过师徒体验的人,最好的结局不过是一句“好孩子”般欣慰的感叹,或者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两不相欠般的承担与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