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哈丁是回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16世孙,南宋咸淳年间来扬州传教,后逝于此。普哈丁墓园俗名回回堂、巴巴窑,在解放桥南堍,古运河东岸土岗上,整个墓园建筑分三大部分:墓城清真寺和东郊公园,占地27余亩,此墓园原是专为安葬普哈丁的,后来又陆续安葬了一些阿拉伯人。墓园大门石额题刻“西域先贤普哈丁之墓”,下暑“乾隆丙申重建”,入门向右有一拱门,内有一座清代中叶建的小型清真寺,寺内礼拜殿有拱形圣龛及由阿文<古兰经>组成的图案,使其具有浓厚的伊斯兰宗教气氛,直对大门是石阶甬道,可直达墓域,普哈丁墓就葬于其墓亭中央地下。
双层六角的“望月亭”。这与一般园林中看到的亭子不一样。上面一层是朱漆圆柱,斗拱飞檐,漏空护栏。这是典型的汉文化特征。六角攒顶上立有一根铁杆,杆尖上挂有一轮弯月。这就是伊斯兰文化的特征。亭子底下是一层六角形的建筑,四扇尖形拱窗,两堂对开小门,朝东一侧的门额题有“望月亭” 三字,朝西一侧的门额刻的是阿拉伯文,也是“望月亭”的意思。两种建筑风格、两种文化在一座小亭子上融合得天衣无缝。
望月亭东侧双柱双梁石牌坊,坊额是“昭勇将军张公神道”。牌坊两侧也立有石羊一对。顺着神道向北,看到两块穆斯林的墓脊石。看了介绍,才知道昭勇将军姓张,名炘,明代人,为西域回教人札木赤之孙,时任武骑都尉,因善射,赐姓张,入扬州卫籍。明嘉靖三十年归真,建墓葬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