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预期成效充满信心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对于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五大发展理念的战略部署,共有400人做出回答,选择很正确的356人,占89%;选择正确的37人,占9%;选择比较正确的7人,占2%;无人选择不正确。
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对于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预期成效,共有400人做出回答,选择很有信心的226人,占57%;选择有信心的87人,占22%;选择比较有信心的78人,占19%;选择没信心的9人,占2%。
2.贯彻落实面临障碍
尽管领导干部关于五大发展理念的总体把握较为准确,但对于五大发展理念的认识和行动仍然存在一定偏差。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既要靠领导干部的自觉努力,也需要制度和措施的保障。当前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还面临着体制机制障碍、配套性措施乏力等阻力。
(一)领导干部对于五大发展理念的认识和行动存在一定偏差
树立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领导干部应当确立与时代和实践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关于周边领导和同事对于五大发展理念的认识状况,共有398人做出回答,选择认识理解全面深刻的68人,占17%;选择认识理解较为正确的112人,占28%;选择认识理解一般的136人,占34%;选择认识理解存在偏差的82人,占21%。
在一些领导干部中,既有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也有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无所适从、不会为不善为的问题,存在素养和能力不适应的问题。对于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共有391人做出回答(可多选),按照被选次数多少排列,分别是“不会为不善为”(203次),“认识不一致”(166次),“等待观望”(103次),“无所适从”(68次),“不作为乱作为”(42次)。
(二)制约五大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障碍突出
当前我国创新发展面临着不少的阻力,妨碍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关于如何认识制约创新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共有399人做出回答,选择体制机制障碍的242人,占61%;选择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75人,占19%;选择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不足的60人,占15%;选择新兴技术与产业难以培育的22人,占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的“蛋糕”不断做大,部分群体和部分地区实现了率先富裕,但在改革发展成果的共享上仍离人民群众的期待有不小差距。关于如何认识制约共享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共有398人做出回答,选择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206人,占52%;选择民生改善效果不佳的88人,占22%;选择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67人,占17%;选择扶贫工作难度大的37人,占9%。
由于中国的改革采取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经过30多年的推进,今后改革的任务将更为艰巨。坚持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具有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对于在实践中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最大障碍,共有393人做出回答(可多选),按照被选次数多少排列,分别是“体制机制束缚”(238次),“思想观念落后”(197次),“社会利益结构固化”(134次),“人才缺乏”(99次),“工作推进不利”(78次),“经济下行压力较大”(37次)。
(三)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配套性措施有待加强
中央去年颁发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指出: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干部教育培训能够系统提升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推动发展的本领,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措施。关于受访者自去年以来参加有关五大发展理念的教育培训效果,共有390人做出回答,选择很明显的86人,占22%;选择明显的92人,占24%;选择比较明显的126人,占32%;选择不明显的86人,占22%。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描绘了未来5年我国的发展蓝图。把蓝图变为现实,关键在抓落实。今后一个时期应加强对各单位、各地区制定“十三五”规划中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情况的督察,确保能不折不扣落实围绕五大发展理念提出的具体措施和指标。关于所在地区或单位制定的“十三五”规划中五大发展理念的落实情况,共有386人做出回答,选择很好的40人,占10%;选择好的145人,占38%;选择一般的133人,占34%;选择不太好的68人,占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