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锻炼一刻也不能放松
高度的无产阶级觉悟和意识要靠长期反复锻炼和修养来达到并保持。长征中,即使在极端困难的环境里,党都没有忽视党员的党性锻炼。总政治部先后下达《关于适应行动与环境的巨大变化加强政治工作的训令》《关于重新规定连队中的组织的指示》《关于支部工作的训令》等,在加强党组织建设的同时,要求“加紧党员的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并将其列为“支部的一个主要工作”,强调“除从实际工作中锻炼党员外,应经常利用一切机会给党员以必须的党的教育”。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后,1935年11月,中央党校在延安复校。
党性锻炼重在实效。长征中,总政治部要求:学习党的文件必须在党员中进行详细与深入的讨论,必须转变只报告而不讨论的方式;对于政治落后的党员及新党员除办党员训练班外,要指派政治、文化较高的党员对他们实施个别帮教。如果党性锻炼不能入心入脑,战斗生活即使再艰苦,党性也未必增强,正如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指出的:“我们共产党员中有许多人是经过万里长征的,这对于他们是一次严重的锻炼”,然而个别党员“经过长征之后,对这样的艰苦斗争害怕起来了,有的甚至企图退却和逃跑”。
党性锻炼必须直面违反党性的各种错误和不良倾向。党内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本身就是党内不可缺少的教育。长征中,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遭到广大红军将士的有力抵制和反对,迫使他最终取消另立的“中央”。正是经历了这场斗争,广大红军将士的党性得到普遍加强,为三军大会师奠定了坚实基础。会师前后,红军各部队都纷纷作出决议和发出指示,表示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长征胜利后,为了“教育全党,教育同志”,党中央明确要求进一步深入展开反对张国焘路线的斗争。
党性锻炼不容放松。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的渗透和侵蚀。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但不少干部却缺少党性锻炼。为此,全党先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等。只有这样在党性锻炼上持续用力,才能确保党员干部在各种风浪和诱惑面前经得住考验,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