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长征精神,必须同人民群众同生死、共患难
与人民群众同生死、共患难,是红军之所以能够粉碎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跨越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夺取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在长征前夕,广大红军将士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进行战略转移,遇到了空前的困难,但红军官兵始终把自身的命运牢牢地与人民群众联系起来,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苏区群众节衣缩食,踊跃支援红军,把最后一碗米送去作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作军装,最后一个儿送去上战场,因为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让老百姓吃上了饭、穿上了衣、翻身做了主人。老百姓深深明白,支援红军就是保卫自己的胜利果实。长征途中,红军经常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广大群众却舍生忘死,救护红军伤病员,老少几代参加红军,积极为红军带路、提供情报、运送物品等,使红军的力量不断得到拓展。红军所到之处,也打土豪、分田地、放粮仓,真心诚意帮助群众办实事,帮助穷苦百姓翻身解放,广大群众也因此把红军看作自己的“子弟兵”。
今天我们推动富民兴赣,建设富裕江西、绿色江西、幸福江西,同样面临一系列困难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江西目前仍有200万贫困人口、25个贫困县、2900个贫困村,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较深,要实现2018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仍然存在较大难度。要克服这些困难,必须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继续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产业发展扶贫工程、就业扶贫工程、易地搬迁扶贫工程等“十大扶贫工程”,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