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上虞石油 屠益飚
“我来寻找大山,却与雾不期而遇。”
用这句话来说明我对于庐山的第一印象,也许是最恰当不过的。庐山,中华十大名山之一。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十月,我带着自己的小期待,踏上了寻访庐山的路途。因为雾太大,车在蜿蜒的山道上已经看不到山下的美景了。这多少也有遗憾。虽然无法欣赏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风景。却领略到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境。
浓重的云雾好像从天上降下了一个极厚而又极宽大的屏障,我们坐在汽车上,路边的树木只能看出个黑影子。云雾从山底漫了上来。庐山的一座座山峰就像是海上小岛。这就是有名的庐山云雾,我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到达山顶已是傍晚,发现夜晚的庐山比白天更美,宛如仙境一般,让人飘飘然以为身在世外桃源。
清晨,下起了瓢泼大雨,山雾似乎更浓了。山路也愈加泥泞,但并不影响我观赏的心情,漫步于晨雾之中,所有的一切都让人赏心悦目。石壁上,到处都有文人墨客的笔迹,其中大写的中华龙映入眼帘,作为炎黄子孙的我倍感亲切。林中怪石嶙峋,像龙,像牛,像虎,任你各种想象,真是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最让人记忆深刻的便是一个巨大的日晷和一个石八卦,我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行走在山林间,突然有一个小精灵从我眼前闪过,原来是一只红色的山螃蟹啊,颜色很是鲜艳,我一把将它擒住,大自然真的很神奇,能孕育出这些应运而生的神奇生物,我小心翼翼把这个小家伙放回到路旁。一眨眼的工夫,它早已经消失在我的视野中,逃之夭夭。
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达心往已久的三叠泉瀑布,到达的一瞬间便被它的气势所折服,落差达155米水从天而降。抬头望去,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常常念叨的诗仙李白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追溯瀑布的由来,大概是由于溯源侵蚀的作用,流水向沟谷源头侵蚀,随着侵蚀作用不断加强,侵蚀面不断后退,转折点坡度变大,水流到次便会形成跌水,形成了瀑布。此时,溅到脸上的水,已分不清是雾水还是跌水。
依山而下我们来到了中国共产党庐山会议旧址,刚进去便是金色的毛主席的雕像,二楼便是会堂了,参会人员的字牌和桌子整齐的排放着。物是人非,它们见证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庐山之行,即将结束,下山之路,依旧是雾海茫茫。我从雾中来,又从雾中去。庐山的雾把庐山的美,紧紧地锁在其中,让人耐人寻味。雾中的庐山仿佛一个带着面纱的少女,美得那么神秘。归途,乐哉,不虚此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