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71|回复: 13

[聚集班务任务(2)]“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法之“葛朗台”成本管理法

发表于 2016-10-20 15:21: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6班组管理新思路二:聚焦班务任务③
“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法(节选二)

      编者按  在班组管理方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12所“飞天团队”姿控组坚持科学管理、全员参与的理念,将多年来班组管理的经验进行总结,升华到理论高度,提出并实施了“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法,破解班组“为赶任务顾不上抓班务、抓班务又影响了任务”的窘境,让班组管理变“千条线”为“一股绳”,变“单循环”为“共循环”,变“控结果”为“控过程”。班组工作划分为班务和任务两类,班务是事务性工作,任务是业务性工作。班务管理一条线,任务管理一条线,班务推进任务、任务带动班务,班组长对两条线信息流融汇统筹,持续推进,构建了双闭环反馈机制——“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法。
      日前,由“飞天团队”姿控组职工自己写作的《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法》一书将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发行。今天,本栏节选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葛朗台”成本管理、“零缺陷”质量管理、“新传帮带”育人管理、“勇吃螃蟹”创新管理以及“双闭环”安全管理,不同的方面同样的理念,是“飞天团队”姿控组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法同根衍生的五大特色法宝,五个枝繁叶茂的分支共同的护佑着姿态控制技术的根,新的时期依然勃勃生机——
       一:“葛朗台”成本管理法

      “我们从成本控制的角度考虑,将四个空气舵(1)的控制方案改为三个空气舵的控制方案。”张惠平和郑总准介绍完自己的设计方案即刻招来了与会很多专家的质疑:
      “采用传统的控制方法,采用四个空气舵与我们的习惯接近,一是方案成熟,二是飞行风险小,再者我们在飞机型外型控制方面积累也比较少,万一出现了问题怎么办?”
      “我们参与跨行业的任务竞标,首先是成功的概率要大,再考虑如何降低产品成本的事情。”
      “第一个吃螃蟹没什么不好,可是你想过万一失败了对单位的影响了吗?”
……
       这是一场新设计姿态控制系统方案的评审会,如果方案评审不被通过,作为型号设计人员,首当其冲会在晋升和绩效考核上留下不良的记录,甚至会影响研究所对设计室的全面考核,最终影响几百人的钱袋子。
      这是某自主研制型号,为了降低成本,姿控设计人员准备将四个空气舵方案改为由三个空气舵方案,四个空气舵方案有成熟技术可以借鉴,技术难度不高且不容易出错,三个空气舵方案无成熟技术可借鉴,需要技术攻关,并且工作中出错的风险倍增。
     “你们首先应该考虑设计可靠性,其次再考虑产品的成本,不要搞得跟葛朗台似的。”评审专家组建议:“这次评审,先不给你们过,回去再深入论证一下,不能说服专家,评审就不能出单位。”会议快结束了,专家依然对于姿态控制系统的设计中过多考虑成本的事情耿耿于怀,这在将成功当作信仰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确有些难以接受。
      葛朗台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的重要人物,他是法国索漠城一个最有钱、最有威望的商人,但他为人极其吝啬,尽管拥有万贯家财,可他依然住在阴暗、破烂的老房子里,每天亲自给家人分发食物和蜡烛,以免家人多吃多用,是典型的守财奴。
生活上豁达,专业上计较,我们姿控组的“葛朗台”成本管理法,大有赶超吝啬鬼葛朗台的架势。
      这场评审会也在评审小组建议工作再充分论证之后,重新提交审议的决定中结束。“完蛋了,评审不过!”会议还没结束,郑总准就在嘴里嘟囔。“做就做好,设计方案是决定产品成本的第一步,我们既然决定这样干了,就做到最好!”张惠平和郑总准商量,“专家的焦点说到底还是对我们方案的可靠性不放心,咱们还需要把论证做得更充分一些,专家一定会被我们说服的。”
      我们,敢担当,在“抓源头”的成本控制理念的指导下,主动承担起型号“减负”的工作,通过组内技术讨论,最终还是决定采用三个空气舵方案,事实上会为每发飞行器间接节约50万元成本,同时节省了空间和重量。钱是省下来了,但姿控组却被偶然地冠上了“葛朗台”的标签。
      姿控组输出的产品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控制方案和控制参数,最终也是通过软件来实现,好像和成本没有一点关系。实际上,方案决定了大系统的复杂程度,决定了关键设备的功能、性能要求,决定了系统的成本,是一切成本的源头。姿态控制系统提出的参数,对于设计来说不仅是纸面上是否满足大方案的要求,对于下游的单机单位来讲,这决定了产品生产的难易程度和合格率的高低。指标越高,生产的成本越高,合格率低那么就要从成千上万件产品里头遴选出几个才能使用,万里挑一意味着企业无利可图,意味着成本高昂。我们认为,跳出以单一指标最优的传统思维和做法来谋求系统综合指标最优,提高设计的综合优化,把钱花在刀刃上,这就是成本管理法的实质。
      什么是文化?我的理解是没有写成文字而大家自觉地去执行,这就是文化。什么是成本文化,就是不用写进规定而自觉自发地落实在控制成本上的行动。
      随着航天产业的开放,大量的民营资本被准许可以参与航天类的市场竞争,所有技术的竞争,在用户的眼中最终都表现为成本的竞争。成本控制的好坏往往决定着竞争的成败。因此优秀班组都能认识到的成本控制不是以降低质量为代价,而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成本,唯有在所有工作开展的第一步,即在方案论证上下功夫,才能够无限的接近这一目标。
      也许有人会说,航天是高科技产业,姿态稳定又是飞行成功的前提,稳定控制是姿态控制系统的第一要务,成本的降低会给稳定控制带来隐患,我们是负责系统设计的,成本还是留给单机设计人员去做吧。
      对于姿控组,稳定控制和成本控制一个都不能少,需要站在系统工程的高度做工作,如同写文章立意要高。何况随着市场化推进,缺钱会成为新常态。我们的成本管理是从设计源头开始成本优化,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能力,降低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成本。在满足产品功能、性能的前提下,采用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设计,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合理确定试验项目,有效缩短型号研制周期、提高系统可靠性,从产品全寿命周期的角度进行成本管理与控制。这属于“大成本”范畴,虽然不直接降低成本,但作为成本的源头,直接决定了成本的高低。
      怎么做呢?
      我们认为,在成本控制方面,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认识和定规矩的问题。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姿控组每年组织全员对集团公司成本文化、国内外先进的企业成本管控经验进行学习,提高大家的成本意识;意识提高了,具体的指导还得跟上,姿控组制定了《姿控组成本管理指导手册》,对成本管理进行系统描述;制定了《姿控组成本管理和控制手册》,对班组成本管理和控制进行了具体指导,形成了长效机制,使成本管控规范化。同时,我们还建立了《成本管理保障系统》,通过建立各项成本费用明细基础数据、成本分析、成本效益和成本反馈系统的评价体系,将整体成本目标分解到各项目组,以保证成本管理顺利实现。
      我们认识到,成本降低的最有效举措是从局部部件性能的最优到全局性能综合最优。
      多年的研制经验表明,要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在型号研制阶段进行成本管理,于是具体的要求来了,在具体设计阶段,首先得和任务提出方做好沟通,对任务要求双方理解一致,理解不一致就容易造成设计工作反复。需要理解一致了,开始确定控制方案,控制方案不但要稳定还要简单,对设备要求低,这是最能体现设计能力和水平的时候,就是要让普通的原料在好厨子的手里变成国宴。设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需要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一项新技术、新发明的运用所产生的市场效应和成本竞争力,远比通过内部挖潜及低廉的人工成本带来的竞争优势大得多。控制方案确定了,设计完成了,成本控制还在继续,在大型地面试验前,务必完成复核复算,以避免试验的反复,降低试验成本。
      为了降低控制系统单机的生产成本,组内设计人员取得了共识,通过系统优化设计来降低对单机特性的要求,从而提高单机产品的合格率,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某项目伺服机构动态特性在验收时发现不满足指标要求,系统设计人员根据伺服机构的实际特性,对系统设计进行了更改,既使用了已生产好的伺服机构,同时又保证了系统有足够的稳定裕度,确保了科研生产计划的按时完成。
      我们降低成本另一个宝典,就是项目设计一次成功,不反复。
      飞行器姿态控制的都希望姿态控制系统从输入信号采集到输出控制指令是个“急性子”,越早发出越利于稳定控制。因此在控制系统实现敏感器件冗余(2)提高可靠性的情况下,问题就来了,是采用多套总线并行采集敏感器件数据呢还是单总线串行采集敏感器件数据,多套并行采集延时小,输出指令快,但是成本高、软件系统复杂,而单总线串行却是采样延时大,输出指令慢,但是成本低、软件系统简单。降低成本也是我们的责任,通过设计水平提高对采样延时的容忍程度,并对延时等关键参数进行反复演算,最终选用了单总线方案,间接节约成本260万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的实践表明,应用好的设计工具和通用的设计模块,同样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我们一直在这方面持续努力,组内提出了采用标准化、系列化和模块化设计的思路,进行了姿态控制系统通用设计模块的编写并逐步应用于设计中。通用模块的编写和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姿态控制系统的设计效率,同时,由于模块都是经过严格测试,因此确保了设计质量,有效缩短了型号研制周期,节约了时间成本。包括频率综合等频域设计小工具早期版本的发布,甚至可以追溯到曾任12所所长赵宇棋、王晓东在姿控组工作的时候,实现了手动绘制Bode图到数字化绘制的历史跨越。之后在此基础上一步步优化,发展出黄万伟版、周展版、刘海亮版、孙友版、杨广慧版等,又实现了单条曲线到多条曲线,手动运行到自动运行。
      成本控制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关乎产品竞争力的工程,非常重要。能够降本增效,就是提高竞争力。如果在别人的眼里,姿控组的设计被看成抠门的设计,那么我们一定是走在提高竞争力成功的路上。
      注:
      (1)舵:飞行控制内的俗语,多指用于改变飞行方向提供控制的装置,如气动舵面等。
      (2)冗余: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在原来单个控制单机的基础上增加为两个甚至多个,保证在发生一度故障或多度故障时,依然可以完成控制任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0 20:08:11 | 查看全部
非常经典的管理经验,值得好好推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05:38:4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06:30:44 | 查看全部
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07:57:01 | 查看全部
祝贺“飞天团队”姿控组先进经验上平台首页大标!!!  欢迎大家撰写学习、借鉴该系列经验心得体会,发到杂志投稿通道读者反馈栏目。
QQ图片2016110307545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08:07:54 | 查看全部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08:22:2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08:44:3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09:45:05 | 查看全部
杂志读者反馈栏目,缺该系列经验的读者反馈文章,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2:40:5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