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学习提素 岗位创效
——东风股份铸造分公司电工班开展岗位读书活动剪影
“为提高素质添薪,为企业创新加油”
2月1日,中国最大的汽车合资企业——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在其最新出版的一期《党群信息》刊物上,全文转载了《工人日报》班组天地“一起读书”的倡议书,并向全体员工发出“以读书促学习,以学习促成长,以成长作贡献。”的号召。
2月10日,笔者幕名走进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下属的东风股份铸造分公司动力计量科电工班,亲身感受这个班组员工响应号召,开展“读书学习,岗位创效”的热火气氛。
镜头:200多册图书对员工开放
走进电工班的“班组书屋”,立即被这里浓厚的读书氛围所感染。“班组书屋”的阅览室里,2张会议桌并起的读书桌干净整洁,200多册经过装订整理的科技图书、杂志,整齐的放在书架上,屋的一角,夹摆着各类最新的报纸。四周的墙壁上,还挂着员工们自己创作的书画作品,给书屋增添了温馨气息。
电工班长胡湘祁说,这个“书屋”建立于2008年初,主要是为了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方便班组员工进行学习。当时,在班组员工的倡议下,班里的几名党团员一起动手,把科里的一间小会议室收拾了一下,收集整理了一些技术书籍和报刊杂志,“员工书屋”就这样开张了。
“刚开始我们只有100多册图书,经过二年的积累,加上员工从自家带来的书籍,现在的规模已经是越来越大了。”胡湘祁高兴地说。
心声:阅读犹如开启一扇窗
“‘班组书屋’不仅方便了我们学习‘充电’,还使我们学技术增本领有了好帮手。”
作为 “班组书屋”的常客,杨福刚最有体会,他告诉笔者,自己爱好新闻写作,但由于学写新闻专业性太强,在撰写现场小新闻、小故事时,常常不知如何下手。有了“班组书屋”后,只要一有空隙,他就“钻”进“书屋”, 找到《工人日报》、《新闻天地》、《班组学习》等报刊杂志进行研读,学习企业新闻的写作手法。二年下来,已经有几十篇文章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2009年,杨福刚还更上一层楼,一篇摄影报道登上了《工人日报》班组天地的版面,个人还竞聘成功,走上了公司宣传教育的岗位,实现了个人价值的提升。
和杨福刚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青工陈鹏。最早,陈鹏是从事高压维修的,后来班组业务整合,转变为高低压全维修,这就使他原来所学的知识临着更新。有了“班组书屋”之后,他没事就到这里读书看报,学习低压维修方面的知识,通过读书学习和交流,以往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难题,都在书本里找到了答案。 “前不久,我遇到一个电话维修的故障,想了半天都没找到解决办法,还是在一本《电器技术》里找到了答案,读书真是让我开了眼。”陈鹏高兴地说。
成效:推动员工读书成才
“以前下班闲得无聊,不是看电视就是睡觉,现在空了就找几本书来读读,还真学了不少知识呢。”班组员工的思想和行动变化,使电工班的“班组书屋”成了员工争相聚集的场所,以前无人问津的专业技术书籍,现在成了抢手货。
胡湘祁说,针对班组员工年龄和文化程度的不同,“班组书屋”还在图书的品种、管理和读书学习的形式上还想了很多办法。如:增加了一些钓鱼、养生等休闲杂志,培养员工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生活方式;实行书籍流动管理,员工们只要办理了借阅手续,就可以把各类专业图书、杂志带回家中观看,使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利用公司为班组配备的电脑,下载电子书籍,扩大学习面。
在采访中,笔者还了解到,为了加强学习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使班组员工们能学在岗位,用在岗位。电工班还建立了多个读书兴趣小组,每季度以“我最喜爱的一本书”为主题,组织召开读书交流会,评选 “读书明星”,使“好读书,读好书”成为员工们自我进步的自觉行动。目前,班组11名员工大部分已经取得技师职称,成为高低压维修方面的专家。仅2009年,班组员工就实施了QCD(质量、成本、交货期)改善23条,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20余万元。(解季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