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00|回复: 0

李北陵:知名国企高管为何全军覆没

发表于 2016-10-29 20:29: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近日召开的中央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讲话中透露,中纪委最近查办了某知名国有企业集团高管腐败窝案,该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绝大多数中层干部涉案,几乎“全军覆没”。 (《新京报》2月26日)
“某知名国有企业”到底是谁,我觉得并不重要。因为,在现行体制和机制下,问题出在任何一家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企业)都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何出此言?有两方面理由。其一,缺少有效的外部监管。国家和省市专门成立国资委,让国资委成为国有资产的代理人,对国企进行外部监管。但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基本上又沿袭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管理方法,“管人、管事、管资产”,既像“老板”,更像“婆婆”。由于信息不对称,再加上监管机制不够科学,对投资决策的监管往往限于事后审查,从而使得监管乏力、滞后,难以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跑冒漏滴”。在这样缺少严格有效外部监管的情形下,国企高管腐败,难以避免。
其二,缺少有效的内部监督。现在一些国有企业虽然基本上都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的,但并没有建立起严格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难以形成有效的互相制衡,结果导致内部监督缺失。再加之在组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时,搞“两权合一”(董事长兼党委书记)、“三权归一”(董事长、总经理和党委书记一肩挑)的“一把手”机制,从制度上让“一把手”超越于法人治理机构,使得他们有条件大权独揽、独断专行。如此,规章制度怎能不形同虚设,员工又能起到多大实际监督作用?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一把手”“以身作则”的带动,腐败又怎能不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某知名国企”腐败窝案,中层和高管几乎“全军覆没”,不过是再一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如何理顺和规范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完善国企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督,是时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