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他们是井下生产多创效益的“先锋队长”,也是安全生产的“顶梁柱” 山西潞安集团漳村煤矿,有这样一群班组长:他们是井下生产多创效益的“先锋队长”,也是安全生产的“顶梁柱”,他们是矿上的“最牛兵头”。
掘进线上的“CEO”
“CEO”是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在漳村矿综掘一队也有一位被公认的“CEO”——他就是该队生产一工段工段长韩延斌。
市场的问题就交由市场来解决,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特别是煤炭市场一落千丈以来,不仅煤市低迷,工人收入降低,影响更大的是职工的工作热情。作为一线的现场指挥官,韩延斌将市场化理念移植到班组管理中,按照每米成本单价,加强材料领用定额管理。同时,加强作业现场旧料、余料回收,并变废为宝,动员大伙利用边角料制作成简易锯弓、柔性风水管路吊挂装置等,省下材料费的同时也实现了创收。自去年以来,他带领的班组不仅实现了材料有结余,而且职工收入也实现了“月月涨”。
班组长不仅要会干活、能干活,更要会用人、能用人、用对人。针对班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他打破常规,破天荒地在班组实行“竞争上岗”制度。在确保工作进度、安全生产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推行工作量购买,然后按照工作量折合收入承包给班组员工,实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若遇特殊情况不能正常生产时,他还积极组织职工保质保量完成安排的临时任务,在班组中形成“出一份力,挣一分钱”的良好氛围。
综采线上的“段子手”
“段子手”标志着敢说、能说、会说。在漳村矿综采队也有一位“段子手”——以“唠叨”著称的王晓斌。
现年47岁的王晓斌,为该矿综采队生产二工段工段长,参加工作20余年,就唠叨了20余年。说起王晓斌的“唠叨”,该工段职工赵文斌说:“唠叨?王工长那简直叫口若悬河。从班前会一直唠叨到下班,不仅反复叮嘱安全注意事项、现场站位,还对每个人的工作表现进行点评,工作八小时能不停地说八个小时。”
说起自己的“唠叨”劲,王晓斌也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头皮,说道:“谁愿意唠叨呢,不唠叨不行呀!新工人不懂,你说用不用唠叨?老工人习惯了,有时候干活走捷径,你说用不用唠叨?有些人干活快就是不仔细,你说用不用唠叨?有的人干活质量有了,就是没有效率,你说用不用唠叨?”
特别是今年以来,王晓斌的唠叨劲更是“有增无减”。众所周知,这两年煤炭市场低迷,导致各煤企经营举步维艰,可大伙多年形成的“大手大脚”的毛病一时改不了。王晓斌又开始唠叨了:“小王啊,以后干活时提前量一量尺寸,你刚才干的活可多用了一米铁丝啊!”“老张,说过多少次了,干完活随手就把废旧的边角料装进回收箱里,回头不知啥时候有用呢!”“小赵,你用铁锹能温柔点吗?好好地对它,能多用几年。”
要是以为王晓斌只会唠叨,那就错了。他结合工段管理实际,推行节支降耗、修旧利废措施和制度,还专门制定了相关考核办法。在他的带动下,二工段形成了人人讲节约、个个有责任的良好风气。
来源:中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