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47|回复: 18

企业可开除超生员工,缺乏法律依据

发表于 2016-10-31 04:56: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据记者统计,除新疆、西藏两地外,全国已经有29个省份陆续修订了本地的计生条例。其中,14省份的计生条例规定,公职人员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超生,可以开除。而针对企业员工,统计显示,目前有7个省份的计生条例规定企业对超生员工可以开除。
  如果“超生职工可开除”中的“开除”对象,针对的仅是“国家工作人员”范畴内的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是有法律依据的。因为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42条,违法超生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其他人员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组织给予纪律处分”。《公务员处分条例》也规定,“违反规定超计划生育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但若进一步将“超生开除”范围扩展到普通企业职工,显然又并不那么合法了。首先,“企业可开除超生员工”实际上缺乏明确的上位法法律依据。因为《计生法》42条针对“国家工作人员”之外人员的超生,规定的仅是“纪律处分”,而对于企业职工来说,“开除”显然并不属于“纪律处分”。如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中,均没有“开除”的概念和相关规定,相近概念只是“解除劳动合同”。而在《劳动合同法》39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6种情形中,又并没有明确包括“职工超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意味着,针对企业职工超生,无论是“开除”还是“解除劳动合同”,其实都没有明确法律依据,既没有《计生法》也没有《劳动合同法》的依据。
  而进一步从法理角度看,“企业可开除超生员工”其实同样也是说不通的。因为针对超生行为的行政处罚,与用人单位针对企业职工的管理,体现的事实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法律关系,前者是一种行政法律关系,而后者则是一种劳动法律关系。因此,若简单赋予企业“开除超生员工”的权利,势必会无形中混淆这两种法律关系,事实上赋予企业某种原本只属于政府行政部门的处罚权。
来源: 新京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31 08:35:21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zzczzc) 的帖子

感谢张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31 08:35:38 | 查看全部
问候老师!周一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31 08:36:54 | 查看全部
专页有你真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31 11:56:01 | 查看全部
感谢忠财老师带来精彩,新的一周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31 11:56:13 | 查看全部
劳动保护版块有您最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31 11:56:2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31 14:32:13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zzczzc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31 14:32:21 | 查看全部
祝zzczzc老师周一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31 14:32:27 | 查看全部
希望zzczzc老师一如既往的支持我的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