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2|回复: 0

以人为本幸福满城 临港区城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发表于 2016-10-31 11:04: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走进今日的临沂临港区,犹如走进一幅绚丽多彩的秀美画卷:宽阔通畅的道路,摇曳生姿的花木,流光溢彩的街灯,鳞次栉比的建筑,风景如画的公园广场,三三两两的人群或漫步亲水栈道,或休憩于路边亭台,尽情享受着秋日惬意的清爽。繁华新景的背后是临沂临港区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生动实践。

  临沂临港区自成立以来,坚定不移地实施城镇化主导战略,以城镇化带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走出了一条“产城融合、产城共兴”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0年设区时的不足26%,快速提高到2015年的55.6%,一座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的现代新城强势崛起。

  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是核心。临沂临港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始终坚持“村民自愿、村委自主、片区指导、统一规划、管委融资、整村搬迁、先建后征”的工作思路,充分尊重民意,维护群众利益。在社区选址上,选择路段最好、环境最好、周边服务配套最好的地块开工建设安置房,同时采取农村宅基地作价抵顶社区楼房款办法,制定适合本区实际的补偿安置标准,让农民从土地上获取就地城镇化的资本,不让搬迁上楼成为群众负担,赢得群众对城镇化工作的大力支持。截至目前,全区有3万多户农村居民搬迁入住新型社区,搬迁协议签订率达98%以上。2016年,全区建设新型社区5个,建设住宅楼273栋,总建筑面积104.71万平方米,安置6584户。社区建设同步实施气上楼、暖入户、水治污、饮水达标、环卫保洁市场化物业化五项工程,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坪上镇山底村的厉夫菊一家自2014年搬迁入住大山社区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暖集中供暖,做饭用燃气,购物有超市,休闲有公园,娱乐有广场。从原来住了20多年的老旧平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70多岁的厉大娘十分感慨:“还是住楼房好,干净、卫生,生活也方便。”

  新型城镇化不仅让群众住上好房子,更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交通、医疗、教育等配套服务的完善不可或缺。坚持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临沂临港区着力抓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城镇居民出行、上学、就医、休闲、养老等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科学发展。

  临港一中、新城实验中学、大山社区小学、新城实验小学、青年社区小学、大山社区幼儿园……伴随着一座座现代社区拔地而起,教育配套设施日渐完备。社区诊所、服务中心、区人民医院……医疗服务网络框架逐步完善,资源布局的合理化,让生活在临沂临港区的居民幸福感倍增。与此同时,文龙河城市生态湿地、气脉山公园、文龙河文体广场、景华园城市综合体、农贸市场、长途汽车站等一大批城市公共配套项目建设、投用,在极大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为城市承载能力飞速提升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要让群众在新城住得安稳,稳定的就业是关键。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临沂临港区大力推进“三区同建”,突出产业支撑,坚持走“以城带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新路子,让农民不仅“搬得上”,还能“住得稳”。为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对就业的吸纳作用,临沂临港区大力开展“三引一促”,进一步加快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发展,今年1至9月份,全区合同利用区外资金20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9.5亿元,引进项目26个,其中过10亿元项目3个,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的引进为全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大批居民在家门口顺利就业,而之前外出打工的居民也纷纷“回巢”。此外,为了实现群众充分就业,临沂临港区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活动,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了高效便捷的就业平台。连续6年组织“春风行动”等各类招聘会110余场次,累计实现新增城镇就业8000余人,农村劳动力转移1.2万余人。目前,全区在企就业的职工已达4.8万人,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比达到45%以上。“居住在社区、生活在城区、工作在园区,户户有工资性收入”的新型城镇化格局逐渐形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