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27|回复: 2

笔耕不辍书写矿业情怀

发表于 2016-10-31 14:44: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笔耕不辍书写矿业情怀
不忘初心无私指导传授
——记辰州矿业成长的“土记者”匡国友
曾红曼

“既然你们是辰州矿业的通讯员,就不要辜负公司和单位领导对你们的信任,就要珍惜‘通讯员’这个荣誉,热爱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因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热爱才会有动力、才会有激情,也才能扛起采写报道新闻的责任,珍惜锻炼提高自己写作水平的机会。回想这些年我怎样当一名通讯员的感受,当自己的文字变成内刊、杂志甚至省部级以上报纸铅字的喜悦之情,是很难用言语准确表达的,它会一次一次地激发我坚持采写新闻的无穷动力,使我更加热爱业余新闻宣传报道工作,更从心底涌动、肩负、坚定起做好业余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责任,长期坚持采写新闻稿件,不写了还‘手痒痒’。这就是热爱激励责任,激情鞭策超越。”
10月21日,在湖南辰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质检中心与房产公司联合举办的一期基层通讯员宣传报道培训班上,受邀讲课的中国黄金报优秀通讯员、湖南黄金集团公司党建宣传主管匡国友与本次参加培训的30多名通讯员交流自己多年从事通讯报道写作心得时这样说道。
熟悉他的湖南黄金集团各子公司的矿业人,都知道他是湖南黄金集团爱好写生产一线新闻报道的“战地记者”。他在全国各大报刋上发表的文章成了厚厚的一摞书,足有一尺多高,他多次获得很多新闻单位的优秀通讯员荣誉,连续19年获得《中国黄金报》优秀通讯员称号。
他采写的新闻经常被《工人日报》、《中国黄金报》、《中国矿业报》、《中国职工技术导报》、《湖南日报》、《湖南经济报》、《湖南矿业报》、《湖南工人报》、《当代矿工》、《班组天地》、《湖南安全与防灾》等国家、省部级行业报刊采用;其中《科技创新焕发百年老矿青春》被《中国黄金报》、《中国矿业报》等八家报刊采用。1998年他采写的辰州矿业沃溪坑口井下生产一线的通讯《情融采场 丹心献矿》被《人民日报》--《大地》月刊杂志采用。他默默无闻在企业基层新闻报道这块沃土上耕耘了三十一载,今年53岁的他采写新闻的激情仍然丝毫不减,笔耕不辍,不忘初心,执著追求!

火热生活的矿山、 矿山生产一线岗位,是他学习写作钻研业余新闻宣传报道的“大学校”。
1980年12月,他参加矿山井下生产一线工作。1985年4月通过竞聘被分配在湖南省湘西金矿团委工作,这时的他对新闻知识还一知半解。由于工作原因,他开始学着写“豆腐块”新闻报道,给矿广播站和矿报投稿,就这样他与新闻宣传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他采写的短讯《颂先进 贬违章》被1990年7月28日《湖南工人报》采用后,成为他被外部媒体采用的第一篇稿件,激发了他坚持不懈对外宣传的勇气和热情,从此,他一直不忘初心、长期坚持新闻写作。随后,他加入湘西金矿对外宣传报道队伍,开始为写新闻而疯狂,总是挤出业余时间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写写画画,当工友们已经下班,他还在生产一线深入采访,常常为写作选材、拟写好新闻标题冥想苦想;经常是人深夜静,他还在一字一句的认真写稿。一篇几百字的新闻稿他写了又改,改了又写,看主题思路新不新,看遣词造句准不准,看文笔流畅不流畅,看语句逻辑关系准不准确,并比照新闻报刊模仿和对比,细心研究,再投给矿广播站和报社,31年里,他被各级新闻报刊采用稿件626篇39万多字。他得到了扎实的锻炼,奠定了新闻写作的坚实功底。
1997年,他为进一步提高新闻写作水平,参加了文秘专业自学考试,利用业余时间苦读《写作学》、《社会学概论》、《新闻写作概论》、《普通逻辑学》等专业书籍,并做了几万字的笔记,通过了10多门科目的考试,2000年5月,他顺利地取得湘潭大学文秘专业自学考试毕业证。
他共自购了三台照相机,前两台是用胶片的,2008年9月,他又自购了第三台数码照相机。他拜矿报从事新闻摄影的同志为师,认真学习摄影技术,抓拍生产一线职工和矿区生活的靓丽一瞬,将好的新闻照片寄给新闻报刊,就这样他开始发表新闻照片。矿山成了他学习、采写新闻的“大学校”。

工作再忙、琐事再多,他拥有属于自己的新闻报道写作绿洲。
1985年以来,他先后在矿团委、矿工会、鱼儿山坑口、矿报社、宣传部、党委办、公司办、外部子公司、湿法冶炼厂工作,尽管工作很繁忙,但他从不忘挤时间坚持采写新闻,将新闻写作始终作为矢志追求的精神绿洲。长期坚持孜孜以求写新闻、锲而不舍“爬格子”。
在当时的条件下,当一名业余通讯员条件非常艰苦,矿山每天只有一趟班车通县、市,靠镇邮局“投”稿,到县城的信件一般要3天,他怕时间长了新闻变旧闻,常常夜里写稿到深夜,凌晨四点多钟就爬起来,请矿至常德的中巴车司机带稿件到常德代投邮箱。为新闻写作他付出了很多,但他从不计较,乐在其中。“不管工作多忙,每周必须坚持写稿。”他在回忆起自己的新闻写作经历时津津乐道。
2008 年5月至2011年11月,他在辰州矿业鱼儿山坑口担任办公室主任和坑本部党支部书记时,对坑口的宣传报道管理进行了系列改革,建立健全了宣传报道管理办法,加大激励奖惩机制,根据单位实际连续三年开办“通讯员培训班”,每期两天,他自己授课,讲消息、通讯及小言论的写作方法,讲新闻标题的拟制,讲自己的新闻采写实例和体会,讲评通讯员的稿件,使通讯员受益匪浅。使坑口的新闻宣传工作取得了连续四年获得辰州矿业第一名的好成绩。针对单位“农民工”多的实际,着力培养“农民工通讯员”和大学生通讯员,培养一批又一批立足井下生产一线的“土记者”,真正做到培养人才与发挥自己的爱好双赢。如他培养出的鱼儿山坑口骨干通讯员陈立春和杨献权,陈立春在2010年庆祝辰州矿业开采135周年征文中拟写的《我的对联情》荣获一等奖,被外多家新闻报刊采用。

倾心关注、无私指导,成全别人的同时,提升自身写作水平是他的心愿。
在倾心关注指导、无私帮助通讯员的同时,他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不管是“农民工”,还是大学生,有求必应,尽管不曾谋面,他都会给予热情指导和无私帮助,据了解全国黄金企业的通讯员请他修改的6篇稿件,全部被《中国黄金报》采用。他所在单位的通讯员写的每一篇稿件,他都会认真审改,并及时将原稿与修改稿反馈给通讯员对比思考,为在较短时间内提高通讯员写作水平开辟了新径,他还经常给区段长、区段党支部书记提供新闻线索,让他们督促通讯员写稿,及时报道生产一线的新人新事,为区段生产鼓与呼,潜移默化地凝聚了员工力量,提升了员工队伍的生产战斗力。
2011年12月,他调入湖南黄金集团,分管党建和宣传工作,在繁忙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并多次受《中国黄金报》之约,采写了不少令人赞叹的佳作,如:2013年11月11日《 中国矿业报 》五版采用的《湖南黄金集团赴南美开发黄金资源》、2014年10月24日《 中国黄金报 》风采周刊D版采用的《生产中的她们更美丽》、2015年5月15日《 中国黄金报 》风采周刊D版采用的《井下维修无小事》,他始终将矿业人、矿业事、矿业变革与矿业新风作为自己宣传报道的主题……
2015年6月20日回辰州矿业老家过端午节的他,听说质检中心要上门慰问“6.2”洪灾受灾严重的员工家庭,将员工捐献的“爱心款”送到受灾员工家里。他主动带着照相机,跟上慰问队伍,一户一户地跟着慰问,一户一户地留下了慰问的镜头,并及时向中国黄金报发出了《辰州矿业互助互爱渡难关》的报道,被2015年6月30日《中国黄金报》二版采用,既传递了员工的关爱之情,又提振了受灾员工的信心。
他经常利用QQ和微信等网络工具与途径,与各子公司通讯员进行沟通交流,指导和互相学习、交流、探讨新闻采写技巧,并做到“写稿不厌反复修改,多易其稿‘去伪存精’,有效调动了通讯员的积极性,增强了通讯员采写新闻的责任感。提高了集团各子公司通讯报道稿件的质量,使更多的基层通讯员得到帮助、快速成长。
10月21曰,他受邀给辰州矿业质检中心和房产公司的通讯员培训讲课,他结合消息、通讯写作方法、自身多年矿山工作体会及投稿经验,牺牲休假时间,利用两晚加一天的时间,精心准备了培训课件,为大家生动讲解:如何紧紧围绕单位的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宣传当前的改革发展任务、员工先进事迹的点点滴滴,发现好新闻,写好消息及通讯;如何抓住新闻线索,认真采写、反复修改,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通讯员;如何弘扬正能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并解读了集团公司2016年宣传工作重点,还对通讯员提出的共性问题进行了解答,对部分通讯员写的新闻稿件现场进行了分析指导,理论联系实际,使参培通讯员对如何当好通讯员,发挥通讯员作用,有了更深入地理解,对提升通讯员写作水平和单位新闻宣传工作质量也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细节留心、妙笔生辉,经他报道改变了农家穷困学子的人生命运。
“要多留心细节,多长一个新闻眼,才能多上稿、上要稿、上好稿、上实用性稿,有的报道还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他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
1994年怀化市沅陵县官庄镇的一名学习成绩优秀的高三学生,因母亲病重,家里负债累累,曾经一度准备辍学,他得知消息,及时采写了《殷殷助学情》,被1994年9月19日《中国黄金报》三版报道,引起了社会与当地政府及辰州矿业的高度关注,及时组织捐款给予经济援助,帮助这一名学生顺利完成了高三学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农业大学园艺专业。像这样的新闻人物,他采写的不计其数,矿山生产岗位涌现的省劳模、全国劳模,在他的笔下先进事迹真实感人、催人泪下。
他无论在哪里工作,总是将自己的爱好与工作深入融合,如鱼得水。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他经常深入最基层和周围乡镇挖掘和采集大量生动翔实的新闻素材,注重积累;他不论节假日还是周末,只要有新闻线索就照样工作,常常加班加点写稿到深夜;始终以一片赤诚之心,及时捕捉新闻线索,满腔热情倾注笔端,无怨无悔执著追求新闻宣传写作。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是他的座佑铭,一篇新闻稿件他要多次琢磨和锤炼并反复修改,不满意不放手。他十分注重听取通讯员对自己稿件的意见,并经常不论是业余时间,还是双休日,经常上门请矿报周烈仁老师指导,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提高了新闻稿件的上稿率。他在坚持修改通讯员稿件的同时,毫无保留地向通讯员传授新闻采写经验,使子公司的通讯员在较短时间内较快地提高了新闻采写水平,像“记者”一样,第一时间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第一时间完成新闻采写任务。他是湖南黄金新闻宣传战线的“老黄牛”,为宣传和推介集团各子公司的新人新事、新变化、新风貌、新亮点、新形象发挥了重要的传、帮、带作用,博得了各级领导和新闻媒体的好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1 14:44:30 | 查看全部
燕子老师,这个看能用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 20:10:34 | 查看全部
学习的榜样,写的也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